A.死者的性别 B.发育和营养状态 C.体重 D.鼻、口、外耳道有无分泌物 E.皮肤颜色,有无出血
A.可以按照解剖学系统将各脏器逐一取出 B.可以全部脏器一次取出,按照解剖学系统将各脏器逐一离断 C.体腔器官的取出必须先取出胸腔内各脏器,再取出腹腔内各脏器 D.排胆试验(胆道通畅试验)应该在解离胃和十二指肠以前进行 E.应该在腹腔内原位情况下,未行肾检查之前取出肾上腺
A.病理解剖室只需定期用水冲洗地面和靠近地面的墙壁 B.打开紫外线灯进行空气消毒,剂量不应低于9000(μW·s)/cm C.打开紫外线灯进行空气消毒,室温不低于20℃,相对湿度不超过50%,一般照射20~30分钟 D.器械用后清水冲洗干净,浸泡在1:1000苯扎溴铵(新洁尔灭)内含0.5%亚硝酸钠溶液中4~6小时 E.器械用后清水冲洗干净,也可以浸泡在10%的甲醛水溶液中消毒2~4小时
A.尸检室环境的准备 B.调试光学显微镜 C.安排实施尸检的专业人员和技术人员 D.将拟行剖检的尸体移送至尸检室 E.尸检工作器材和工作服的准备
A.在心包腔前面自基底部向下"人"字形剪开壁层心包,暴露心脏 B.在心包腔前面自基底部向下"人"字形剪开脏层心包,暴露心脏 C.在心包腔后面自基底部向下"人"字形剪开壁层心包,暴露心脏 D.在心包腔后面自基底部向下"人"字形剪开脏层心包,暴露心脏 E.自心包腔基底部环形剪开壁层心包,暴露心脏
A.病理解剖技术是病理学的基础之一 B.大量病理资料的积累促进了医学的发展和进步 C.发现临床诊断和治疗上存在的问题 D.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可替代传统的病理解剖技术 E.可以通过临床病理讨论会的形式,实现病理和临床的交流和统一
A.性别、年龄、身高 B.发育和营养状态 C.皮肤颜色,有无出血 D.鼻、口、外耳道有无分泌物 E.膈肌的高度
A.尸体剖检后需对尸体做适当的修复工作 B.尸体剖检后不需对尸体做任何修复工作 C.认真清洗尸检台和尸检室,进行环境消毒 D.进行器械消毒,并按照有关规定处理尸检污物 E.尸检人员在专用卫生间内淋浴
A.天平用于称量脏器和新生儿体重 B.能称量成人尸体的大秤(50~100kg) C.开颅和取骨髓需用头颅固定器、锯、铁锤和骨凿等 D.刀类有解剖刀、截肢刀、肋骨刀和脑刀,用于切割皮肤、肋骨和脑等 E.刻度量杯称量体腔液体
A.每例尸检均须进行寄生虫检查 B.根据推测的可能性病原体,采集检查样本 C.检测样本妥善封装,注明检查要求 D.检测结果报告应贴附于有关尸检档案资料中 E.采集样本通常包括:心血、骨髓、肝、脾、肠内容物和肠壁组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