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 B、审计目标 C、财务报表各项目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 D、财务报表项目的金额及其波动幅度
A.除非注册会计师对总体中所有的项目都实施检查,否则存在抽样风险 B.在使用统计抽样时,注册会计师可以准确地计量和控制抽样风险 C.注册会计师可以通过扩大样本规模降低抽样风险 D.控制测试中的抽样风险包括误受风险和误拒风险
A.确定需要对哪些类型的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 B.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 C.确定风险评估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 D.开展初步业务活动
A.不需要验证人工控制 B.需要了解与评估系统环境 C.需要验证自动化应用控制 D.不需要了解、验证信息技术一般控制
A.相关信息和报告的质量 B.自动化控制和人工控制的比例 C.内部控制的有效程度 D.信息系统是商业软件还是自行研发的
A.320000元 B.300000元 C.280000元 D.150000元
A、对于资产管理公司来说,净资产可能是一个适当的基准 B、对于非营利组织来说,选择税前利润或税后净利润作为判断重要性水平的基准可能比较合适 C、对于以营利为目的的被审计单位而言,来自经常性业务的税前利润或税后净利润可能是一个适当的基准 D、由于销售收入和总资产具有相对稳定性,注册会计师经常将其用作确定计划重要性水平的基准
A.控制测试 B.制度基础审计方法 C.顺查和逆查 D.资产负债表审计方法
A.审计的用户是包括管理层在内的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 B.审计的目的是改变财务报表的质量,消除使用财务报表的信息风险 C.审计的核心工作是围绕管理层认定获取和评价审计证据 D.审计的基础是独立性和专业性,注册会计师应当独立于被审计单位和预期使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