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地方病、传染病、职业病 B.职业病、心脑血管疾病、传染病 C.食物中毒、肿瘤、公害病 D.地方病、肿瘤、职业病 E.公害病、心脑血管疾病、传染病
A.发展个人技能 B.创造健康支持环境 C.开发社区资源 D.增强社区能力 E.社区健康干预
A.有效率 B.治愈率 C.生存率 D.保护率 E.效果指数
A.沙门菌菌屑食物中毒 B.葡萄球菌肠毒素中毒 C.副溶血型弧菌食物中毒 D.亚硝酸盐食物中毒 E.有机磷农药食物中毒
A.中外合作医疗机构 B.股份制医院 C.私人医院 D.私人诊所 E.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A.按病种付费 B.按床日付费 C.按服务人次付费 D.按人头付费 E.总额付费
A.设计、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分析资料 B.设计、搜集资料、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 C.设计、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和表达资料 D.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 E.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和表达资料
A.点隙数 B.牙面数 C.牙齿数 D.人员数 E.班级数
A.人群的健康状况 B.环境因素的生物学效应 C.改善生活、生产环境,增进人群健康 D.人类疾病的预防措施 E.人群中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和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
A.短时间暴露于强噪声,使听阈上升10~15dB,脱离噪声接触后数分钟内即可恢复正常 B.较长时间暴露于强噪声,致使听阈上升超过15~30dB,脱离后需数小时至几十小时才能恢复 C.长期在强噪声环境中导致听力曲线在3000~6000Hz范围内出现"Ⅴ型"下陷,双耳平均听力下降26~70dB D.长期接触强噪声引起听力曲线从低频到高频呈斜形逐步下降,双耳平均听力下降>70dB E.听力曲线各频段以同等程度水平下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