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T室应配备常规急救器械和药品,在病人发生对比剂过敏或其他意外情况时急救 B.确定扫描参数根据病变部位、病变性质和临床要求确定扫描参数 C.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和本部门的工作情况合理安排患者的检查时间 D.认真阅读审查申请单 E.不合作患者,拒绝CT扫描
A.颅脑CT图像常用脑窗摄影 B.窗宽100~150HU,窗位35HU左右 C.窗宽80~100HU,窗位35HU左右 D.窗宽90~120HU,窗位40HU左右 E.窗宽100~120HU,窗位45HU左右
A.低剂量扫描:指在保证诊断要求的前提下,降低螺旋CT的扫描参数,降低了病人X线的剂量 B.动态扫描:指静脉团注对比剂后,在极短的时间内对某一组织器官进行快速连续扫描,一边扫描一边重建图像的方法 C.目标扫描:又称靶扫描或放大扫描,是对兴趣区进行扫描的一种方法 D.延迟扫描:指注射对比剂后,等待数分钟,甚至数小时后再行扫描的一种CT检查方法 E.重叠扫描:指层间距小于层厚,使相邻的扫描层面部分重叠的CT扫描
A.肝脏增强通常采用三期扫描 B.动脉期延迟扫描时间25~30秒 C.门脉期延迟扫描时间60~70秒 D.实质期延迟扫描时间85~90秒 E.怀疑肝血管瘤,则实质期的延迟扫描时间为120秒
A.患者仰卧、头先进,两臂放在身体侧边 B.指示灯侧面定位线对正中矢状面 C.驼背病人可改为俯卧位 D.常规扫描一个胸部侧位像做定位像 E.扫描范围从肺尖开始,一直扫描到膈顶
A.双手及腕关节的扫描采用俯卧位 B.双肩关节、胸锁关节的扫描采用仰卧位 C.双膝关节、踝关节和下肢长骨的扫描采用俯卧位 D.双足扫描时应仰卧 E.双髋关节及股骨上段的扫描采用仰卧位
A.患者仰卧,头后仰,使下颌支与扫描床面垂直 B.在颈部侧位定位像上,设定从胸腔入口至颅底的扫描区域 C.静脉注射对比剂100ml,流速5ml/s D.单层螺旋的扫描层厚2~3mm,间隔1~1.5mm;多层螺旋的扫描层厚0.75~1mm,重建层厚1mm,间隔0.7~1mm E.延迟扫描时间15~18秒
A.常规用静脉内团注法 B.对比剂总量60~80ml C.流速3~5ml/s D.流速2~2.5ml/s E.延迟扫描时间30~35秒
A.冠状位扫描,头冠状面与床面平行 B.颞骨冠状位扫描常用0°和30°断面 C.0°轴位扫描时,头稍仰,使听眶线与床面垂直 D.30°轴位扫描时,头稍前屈,使听眶线与床面垂直 E.扫描范围从外耳道下缘至眼眶上缘
A.平扫 B.增强扫描 C.脑血管造影 D.脑血流灌注 E.脑池碘水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