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按正常节奏连续行走100~200m而无症状和体征 B.理解冠心病危险因素及注意事项 C.运动能力达到2~3METs D.恢复一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E.心理上适应疾病的发作和处理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A.胸部叩击、震颤 B.增加一侧胸廓活动 C.活动上胸及肩带训练 D.活动上胸及牵张胸大肌 E.纠正头前倾和驼背姿势
A.有氧训练 B.作业训练 C.放松性训练 D.心理治疗 E.行为治疗
A.控制危险因素 B.运动能力达到4~6METs C.上下1~2层楼而无症状和体征 D.缓慢间断行走100~200m无明显症状和体征 E.待体力活动能力及心血管功能改善并提高后,鼓励患者选择适当的竞技性运动
A.无不良反应 B.心率增加>10次/分钟 C.心率增加<20次/分钟 D.心率增加在20次/分钟左右 E.心率增加超过20次/分钟
A.放松训练 B.慢跑 C.骑车 D.游泳 E.登山
A.吸气阈负荷 B.呼气阈负荷 C.吸气阻力负荷 D.呼气阻力负荷 E.主动过度呼吸
A.合并严重肺动脉高压 B.病情稳定的COPD患者 C.合并不稳定心绞痛 D.明显肝功能异常 E.合并近期肋骨骨折
A.每搏量和心输出量降低,代偿性心率加快 B.心肌耗氧量相对减少 C.血流缓慢,血液黏滞性相对增加 D.运动耐力降低 E.通气及换气功能障碍
A.体位引流主要利用重力促进各个肺段内积聚的分泌物排出 B.体位引流目的是使病变部位的肺段向主支气管垂直引流 C.体位引流时不同的病变部位采用不同的引流体位 D.胸部叩击时治疗者手指并拢,掌心成杯状,运用腕部力量在引流部位胸壁上双手轮流叩击拍打30-45秒 E.胸部叩击时患者需屏住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