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X线片显示圆形穿凿形溶骨性缺损,周围无反应性新骨 B.尿本斯·琼斯蛋白阳性,血沉高达100mm/h C.骨髓穿刺可确定诊断 D.常为多发性,偶见单发,多出现病理性骨折 E.多见于青少年
A.呼吸节律紊乱 B.发生于脑内者,于48小时出现中枢神经症状 C.颈部、眼结膜、腋窝、前胸部等处出现点状出血斑 D.胸部X线检查可见中肺野至下肺野有云絮状阴影 E.无缺氧症状
A.手术创伤大,失血多,尤其是骶骨肿瘤切除 B.病人常呈低血容量、低蛋白血症和营养不良等 C.均采用硬膜外阻滞完成手术 D.控制出血和防止失血性休克是麻醉管理的重点 E.骶神经刺激可造成反射性血压下降
A.麻醉诱导或术中均须维持头部稳定 B.常存在气管反射异常,刺激气管后易出现心动过速,甚至心律失常 C.肺水肿或肺栓塞亦是高位截瘫可能的并发症 D.心血管代偿能力减退,体位改变可造成严重低血压 E.保证呼吸道通畅和维持有效通气是首要问题
A.降低血液粘滞度,改善微循环 B.全麻维持须平稳,阻滞麻醉止痛要完善 C.避免疼痛、寒冷和滥用血管收缩药 D.及时补足失血和失液,防止低血压 E.全身应用适量肝素
A.颈部硬膜外间隙阻滞 B.腋路臂丛神经阻滞 C.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D.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 E.全身麻醉
A.止血带放置的部位:下肢应在大腿上方近腹股沟部,上肢在上臂中上1/3部 B.使用前应对止血带作仔细检查,以防接触平面不平或漏气 C.充气前应先抬高患肢进行彻底驱血,包括感染、肿瘤和心脏功能不全患者 D.充气压力:上肢高于收缩压30~50mmHg,下肢高于收缩压50~70mmHg E.止血带维持时间:上肢1.5小时,下肢2小时为限
A.坐骨神经 B.臂内侧皮神经 C.胫神经 D.腓总神经 E.闭孔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