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横断位扫描患者仰卧,先扫头颅正位定位像B.冠状位扫描对鼻窦病变的上下关系能清晰显示C.横断位扫描,扫描范围从硬腭至蝶窦D.冠状位扫描,扫描范围从蝶窦后壁起至上颌窦前壁止E.必须用螺旋扫描方式扫描
A.椎管狭窄及椎管内占位性病变 B.椎间盘变性或病变 C.椎骨外伤 D.椎骨良恶性肿瘤 E.脊髓灰质炎
A.扫描体位选用颌顶位或顶颌位 B.冠状扫描,常用70°与105°断面 C.70°冠状位扫描,其断面平行于枕骨斜坡长轴方向,X线与听眶线夹角呈70° D.105°冠状扫描,其断面平行于上颌窦后缘或垂直于蝶骨平板 E.105°冠状扫描平面与听眶线夹角呈150°
A.低剂量扫描:指在保证诊断要求的前提下,降低螺旋CT的扫描参数,降低了病人X线的剂量 B.动态扫描:指静脉团注对比剂后,在极短的时间内对某一组织器官进行快速连续扫描,一边扫描一边重建图像的方法 C.目标扫描:又称靶扫描或放大扫描,是对兴趣区进行扫描的一种方法 D.延迟扫描:指注射对比剂后,等待数分钟,甚至数小时后再行扫描的一种CT检查方法 E.重叠扫描:指层间距小于层厚,使相邻的扫描层面部分重叠的CT扫描
A.做盆腔扫描检查的患者,还需提前一天作好口服对比剂的准备 B.作腹部检查的患者,事先作好口服对比剂或水等的准备 C.作增强的患者,应详细询问有无药物过敏史 D.检查前2周内,做过食管、胃肠钡餐和钡剂灌肠的患者不能作腹部CT扫描 E.对于胸腹部检查的患者,作必要的呼吸训练
A.肝脏增强通常采用三期扫描 B.动脉期延迟扫描时间25~30秒 C.门脉期延迟扫描时间60~70秒 D.实质期延迟扫描时间85~90秒 E.怀疑肝血管瘤,则实质期的延迟扫描时间为120秒
A.球内和眶内肿瘤 B.炎性假瘤 C.血管性疾病 D.结膜炎 E.眼外伤
A.患者仰卧,颈部与床面平行 B.摄取颈部侧位定位像 C.甲状腺扫描范围从第3颈椎下缘至第1胸椎 D.甲状腺的扫描层厚与层间距可用5mm E.扫描方式:螺旋或非螺旋均可
A.必须做增强扫描 B.增强扫描常规用静脉内团注法再加滴注 C.增强扫描常规用静脉内团注法 D.对比剂总量60~80ml E.延迟扫描时间30~35秒
A.患者仰卧,头后仰,使下颌支与扫描床面垂直 B.在颈部侧位定位像上,设定从胸腔入口至颅底的扫描区域 C.静脉注射对比剂100ml,流速5ml/s D.单层螺旋的扫描层厚2~3mm,间隔1~1.5mm;多层螺旋的扫描层厚0.75~1mm,重建层厚1mm,间隔0.7~1mm E.延迟扫描时间15~1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