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护筒内径应大于钻头直径100mm B.在黏性土中,护筒埋设深度不得小于1.0m C.当泥浆浓度较大时,可不设置导向装置 D.清孔后,泥浆比重应不小于1.25方可进行混凝土灌注
A.以生活垃圾为主的杂填土 B.淤泥 C.未完成自重固结的填土 D.淤泥质土
A.非挤土桩 B.部分挤土桩 C.挤土桩 D.复合型桩
A.扩底灌注桩的中心距不宜小于扩底直径的1.5倍 B.扩底灌注桩的扩底直径不应大于桩身直径的3倍 C.嵌岩灌注桩周边嵌入较完整的微风化岩体的最小深度不宜小于0.5m D.水下灌注混凝土的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高于C35
A.12~24m B.25~30m C.30~35m D.36~40m
A.0.005;250 B.0.004;250 C.0.005;350 D.0.004;350
A.1~3 B.2~4 C.3~5 D.4~6
A.甲级建筑桩基应采用现场静载试验确定 B.当地质条件简单时,乙级建筑桩基应根据静力触探、标准贯入、经验参数等估算,并参照地质条件相同的试桩资料综合确定。当缺乏可参照的试桩资料或地质条件复杂时,应由现场载荷试验确定 C.对丙级建设桩基,如无原位测试资料时,可利用承载力经验参数估算 D.丙级建筑桩基也应通过单桩静载试验确定其承载力标准值
A.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规定可不进行桩基抗震承载力计算的且位于建筑抗震有利地段的建筑物 B.不位于斜坡地带或地震可能导致滑移、地裂地段的建筑物 C.桩端及桩身周围无液化土层 D.承台周围无液化土、淤泥、淤泥质土
A.大幅度增大桩长 B.增大桩身抗弯刚度 C.增大桩径 D.对承台侧面土体进行加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