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总体变异性B.拟获取控制运行有效性的审计证据的相关性和可靠性C.控制的预期偏差D.控制的执行频率
A.控制环境 B.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水平 C.在期中对有关控制有效性获取的审计证据的程度 D.拟减少实质性程序的范围
A、有重大缺陷的内部控制 B、拟信赖的内部控制 C、对财务报表有重大影响的内部控制 D、并未有效运行的内部控制
A、如果通过实施实质性程序发现某项认定存在错报,注册会计师可以得出控制运行有效的结论 B、如果通过实施实质性程序未发现某项认定存在错报,这本身并不能说明与该认定有关的控制是有效运行的 C、如果通过实施实质性程序发现某项认定存在错报,注册会计师应当在评价相关控制的运行有效性时予以考虑 D、如果实施实质性程序发现被审计单位没有识别的重大错报,通常表明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注册会计师应当就这些缺陷与管理层和治理层进行沟通
A.观察 B.询问 C.重新计算 D.函证
A.对该项控制在2012年11~12月的运行有效性进行补充测试 B.获取该项控制在2012年11~12月变化情况的审计证据 C.测试甲公司对控制的监督 D.向甲公司管理层询问2012年11~12月该项控制的运行情况
A.信息技术一般控制B.自动化应用控制C.自上次测试后已发生变化的控制D.旨在减轻特别风险的控制
A.如果注册会计师不信赖针对特别风险的控制,则无需在本年度测试该控制 B.如果该控制不是针对特别风险的,且在最近两年被测试过,则无需在本年度测试该控制 C.如果该控制不是针对特别风险的,且在最近两年没有被测试过,则在本年度测试该控制 D.对旨在减轻特别风险的控制,如果控制未发生变化且注册会计师拟信赖该控制,则无需在本年度测试该控制
A.对于不属于旨在减轻特别风险的控制,如果在本年未发生变化,且上年经测试运行有效,本次审计中无须测试 B.对于旨在减轻特别风险的控制,如果在本年未发生变化,可以依赖上年的测试结果 C.如果相关事项未发生重大变化,则上年通过实质性程序获取的审计证据可能可以作为本年的有效审计证据 D.一般而言,上年通过实质性程序获取的审计证据对本年只有很弱的证据效力或没有证据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