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使用非去极化类肌肉松弛药时 B.使用小剂量去极化肌肉松弛药时 C.使用大剂量去极化肌肉松弛药时 D.同时使用非去极化和去极化肌松药 E.吸入全麻药与去极化肌松药联用
A.阿托品 B.苯海拉明 C.硝酸甘油 D.阿曲库铵 E.利多卡因
A.50~1OOmg B.110~150mg C.160~200mg D.210~250mg E.260~300mg
A.为四次一组的超强刺激,频率为2Hz B.能区别神经、肌肉阻滞的性质 C.第四次反应消失应有效占据80%~90%的突触后膜受体 D.不能用于鉴定去极化阻滞向脱敏阻滞转变 E.TOF比恢复至0.9,亦不能认为肌松作用已完全恢复
A.0.2mEq/L B.0.5mEq/L C.1.0mEq/L D.1.2mEq/L E.1.8mEq/L
A.肌松深度 B.酸碱平衡失衡 C.低温 D.抗生素的作用 E.低血钾
A.阿托品 B.链激酶 C.葡萄糖酸钙 D.尼可刹米 E.丙烯吗啡
A.箭毒 B.琥珀胆碱 C.阿曲库铵 D.泮库溴铵 E.维库溴铵
A.抵抗 B.更敏感 C.相同 D.稍弱 E.无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