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口腔 B.胃 C.十二指肠 D.空肠 E.盲肠 F.结肠
A.4小时 B.2小时 C.6小时 D.3小时 E.9小时
A.2.51小时 B.3.83小时 C.4.23小时 D.4.86小时 E.5.14小时
A.药物的粒度 B.药物的旋光度 C.药物的晶型 D.药物的解离常数 E.药物的脂溶性 F.药物从制剂中的溶出速度
A.单室模型 B.双室模型 C.静脉注射给药 D.等剂量、等间隔 E.血管内给药 F.静脉滴注给药
A.每个时间点不少于3只动物 B.整个采样时间至少应持续到被测定药物半衰期的3倍以上 C.若药物半衰期未知,采样时间至少持续至血药浓度为峰浓度的1/10~1/20 D.完整的药-时曲线应兼顾药物的吸收相、分布相和消除相 E.至少应设置高、中、低3个剂量组 F.给药途径和方式尽可能与临床用药一致
A.苯巴比妥抑制凝血酶 B.患者对双香豆素产生了耐受性 C.苯巴比妥对抗双香豆素的作用 D.苯巴比妥抗血小板聚集 E.苯巴比妥诱导肝药酶使双香豆素代谢加速
A.是指两次试验周期之间的间隔时间,或交叉试验时各次用药间隔的时间 B.为避免前一次所用药物对后一次试验产生影响 C.生物利用度试验时,清洗期根据受试药物的药物消除半衰期(t1/2)确定 D.一般不小于5个t1/2 E.应保证受试药物体内消除99%以上
A.确定给药剂量 B.预计反复给药的时间间隔 C.预计药物在体内消除的时间 D.预计多次给药达稳态浓度的时间 E.预计达峰值浓度的时间
A.缓释制剂 B.控释制剂 C.定位释药制剂 D.口腔给药制剂 E.肠溶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