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短波 B.漩涡浴 C.心理治疗 D.渐进抗阻运动 E.水中进行主、被动运动
A.维持肌张力及关节活动度 B.增强肌力和促进感觉功能恢复 C.保持功能位,预防关节挛缩变形 D.被动运动和按摩,可促进淋巴血液循环 E.出现主动运动时,应积极进行主动活动
A.L2 B.L3 C.L4 D.L5 E.S1
A.手不握任何物品 B.足底不放任何支撑物 C.患侧侧卧位时,躯干稍后仰 D.仰卧位时,头不要过伸、过屈和侧屈 E.健侧侧卧位有助于增加感觉刺激的输入
A.治疗原发病 B.减少后遗症 C.调整心理状态 D.促进功能恢复 E.减轻残障程度
A.共济失调步态 B.帕金森病步态 C.剪刀步态 D.划圈步态 E.跨阈步态
A.神经肌肉促进技术 B.认知障碍康复训练 C.物理因子对症治疗、轮椅训练、辅助器具应用 D.言语、吞咽功能训练康复治疗 E.疾病的诊断
A.主要是正确的体位摆放,预防并发症和继发性损害 B.患者若无进行性卒中表现,应尽早康复治疗 C.采取可预防异常模式发展的抗痉挛体位 D.体位摆放注意足底不放任何支撑物,手不握任何物品 E.急性期多采取仰卧位,以方便护理
A.调控心理状态 B.使用翻身床、气垫床 C.定时翻身及体位摆放 D.由被动定时翻身渐变成主动翻身 E.被动活动偏瘫侧肢体,远端关节至近端关节
A.C7~T1节段损伤借助轮椅可基本独立 B.C4节段损伤为大部分依赖 C.T2~T6节段损伤借助轮椅可完全独立 D.C5节段损伤借助轮椅需小部分依赖 E.T6~T12节段损伤可进行治疗性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