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凡有大出血者,立即应用 B.用量为4~6ml/kg,升压效果好,心率减慢,尿量增加 C.输入250ml的效果相当于输注等渗液2000ml的复苏效果 D.作用机制为提高血浆渗透压,把组织间隙及肿胀细胞内水吸出扩充血容量 E.与分子量7万的右旋糖酐配伍使用,效果较单用好,而持续时间更长
A.脉率的变化多出现在血压变化之后 B.尿量反映肾血流的灌注情况 C.精神状态是脑组织血液灌流和全身循环状况的反映 D.皮肤温度、色泽反映体表的灌流情况 E.稳定的血压反映治疗的效果
A.毛细血管前阻力增加和毛细血管后阻力增加B.微动脉、微静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血液主要通过直捷通路或动静脉短路回流C.微血管扩张,微动静脉间分支开放导致毛细血管扩张,血液淤滞,血流速度缓慢D.血流缓慢及促凝因素导致血管内凝血,进一步加重组织缺血、缺氧E.微静脉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使血浆大分子或红细胞渗出
A.长期禁食和长时间的胃肠外营养 B.肠黏膜屏障的破坏 C.肠道正常菌群失调 D.饮食长期缺乏纤维素 E.局部与全身免疫功能下降
A.早期脉搏加快,血压下降,休克较严重时脉搏快而细弱,血压更下降 B.早期脉搏加快,血压可正常,休克较严重时脉搏快而细弱,血压下降,脉压变小 C.早期脉搏正常,血压下降,休克较严重时脉搏加快,血压下降明显 D.早期脉搏正常,血压正常,脉压变小,休克较严重时脉搏快而细弱,血压下降 E.早期脉搏加快,血压下降,脉压变小,休克较严重时脉搏细弱,血压下降显著
A.CVP导管可经锁骨下静脉穿刺或颈外静脉切开,插至上腔静脉或右心房 B.CVP低于2~5cmH2O,提示右心充盈欠佳或血容量不足 C.CVP在15cmH2O以上,血压低、心率快,提示血容量仍不足,加快补液速度 D.CVP在5~10cmH2O,血压正常,不增加血容量;血压偏低,缓慢补充液体 E.CVP高于15~20cmH2O,提示右心功能不全或右心负荷过重
A.继续容量复苏 B.吸氧 C.通过监测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和治疗反应 D.完全胃肠外营养 E.维持心、肺、肾等重要脏器功能 F.纠正贫血、酸中毒和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A.出现出血、血栓、溶血等表现 B.血小板<8×109/L、凝血时间(试管法)异常,高凝状态<3分钟,低凝状态>12分钟 C.早期表现为纤溶亢进:①凝血酶结时间>25秒;②3P试验阳性;③优球蛋白溶解时间<2小时;④全血块溶解时间>2小时 D.HCO3-<21mmol/L,pH<7.35,CO2CP、SB、BB、BE均降低,血清Cl-、K+升高 E.红细胞形态呈盔形或三角形或碎片状、凝血酶原时间比正常对照延长3秒以上、纤维蛋白原减少
A.兴奋β受体。用于休克伴心排血量降低,外周阻力增加 B.对抗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用于心源性休克伴心力衰竭 C.使微血管前括约肌松弛。用于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周围循环阻力 D.小血管扩张,回心血量增加,间接增加心排血量。扩张血管作用慢,持续时间长 E.兴奋α受体和β受体。收缩皮肤、黏膜和内脏血管,扩张冠脉和脑血管,血压升高
A.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 B.防治各种类型的休克,如出血、创伤、烧伤中毒和感染或手术麻醉期低血压 C.扩充血容量,降低血液黏滞性,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功能 D.补充血容量,维持胶体渗透压,补充功能性细胞外液电解质,纠正休克产生的酸中毒 E.提高胶体渗透压,扩充血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