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题库
网课
在线模考
搜标题
搜题干
搜选项
初级中学历史知识与能力(综合练习)章节练习(2017.11.29)
问答题
(1)宋明理学是糅合了哪些思想形成的?材料一中两位思想家的观点有何不同?(2)材料二中顾炎武是如何批判材料一中的思想的?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明清时期儒学发展有何特点?(3)材料三中的“理性”与材料一中的“天理”有何区别?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在反封建方面有何发展之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造成以上差异的根源。
答案:
(1)宋明理学是糅合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而形成的。关于宇宙本原,“二程”认为理是万物本原,属于客观...
点击查看完整答案
问答题
(1)分析材料一中社会达尔文主义产生的背景。(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中关注“弱势群体”的相关措施,并分析其影响。(3)材料三中我国失业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为解决下岗职工的生活困难,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4)综合以上材料,你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
答案:
(1)背景: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有待完善;工业革命完成,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达尔文的“生...
点击查看完整答案
问答题
简述普罗泰戈拉为代表的智者学派的基本主张及其积极意义。
答案:
(1)基本主张: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提倡怀疑精神,强调入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正义、善德、真理等价值标准跟人的需要...
点击查看完整答案
问答题
(1)材料一反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对当时社会政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2)怎样理解材料二中“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并分析其进步作用。(3)比较上述两种政治制度变化的主要不同,以及二者所导向的社会观念的差异。
答案:
(1)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打破了世家大族的特权垄断,扩大了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2)...
点击查看完整答案
问答题
(1)据材料指出梁启超和日本游客分别表达出怎样的“民族情绪”?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不同的经济原因及影响。(2)据材料概括苏联历史发展中潜在的问题并产生了什么危害?
答案:
(1)“民族情绪”的具体表现:梁启超:忧国、救国;日本游客:骄傲、自大(自豪)。
经济...
点击查看完整答案
问答题
简述秦朝巩固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
答案:
第一,政治制度建设上建立皇帝制度,在中央创设三公九卿制,地方上全面推行郡县制。
第二,经济上,秦始皇下令&ld...
点击查看完整答案
问答题
(1)材料一中列宁所说的“伟大的世界运动”是指什么?(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试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列宁为什么说“历史走的是奇怪的道路”?(3)俄国的这条“奇怪的道路”,在1917年11月到1920年底又是如何走下去的?有何作用?(4)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针对俄国走的这条“奇怪的道路”,一些人对其否定的态度又甚嚣尘上,认为十月革命是少数职业革命家精心策划的政变。请你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驳斥这一错误观点。
答案:
(1)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社会主义革命运动)。
(2)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革命运动应首先发生在工业发达的...
点击查看完整答案
问答题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位作者提出培植“新民”与“新青年”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陈独秀期望培育的“新青年”“新”在哪里?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精神?(3)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梁启超“新民”理念与陈独秀“新青年”理念之间的关系。
答案:
(1)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失败使他们意识到,以旧国民、旧心理驾驭新制度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必须通过思想启蒙改造国人思想和...
点击查看完整答案
问答题
简述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的主要内容。
答案:
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的主要内容有:
第一,联邦政府的权力大大加强,获得了诸如征税、制定工商业政策、决定军事...
点击查看完整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