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5~6cm B.6~7cm C.7~8cm D.8~9cm E.9~10cm
A.足月妊娠,潜伏期延长 B.足月妊娠,正常产程 C.足月妊娠,活跃期停滞 D.足月妊娠,第一产程延长 E.足月妊娠,第二产程延长
A.耻骨联合下缘至骶岬上缘中点间的距离 B.耻骨联合下缘中点至骶骨下端间的距离 C.两侧坐骨棘间的距离 D.骶尾关节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间的距离 E.两侧坐骨结节间的距离
A.阴道流出血性黏液 B.子宫底降低 C.胎动活跃 D.尿中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增多 E.先露已入盆
A.内旋转是胎头最低的枕部在盆底受肛提肌收缩力而被推向母体前方,即小囟门被推转至耻骨弓下方 B.胎头进入骨盆入口时以枕下前囟径衔接 C.俯屈、内旋转、仰伸、外旋转等动作都贯穿于下降过程中 D.俯屈是胎头下降至骨盆轴弯曲处即盆底时受肛提肌的阻力而发生的 E.仰伸是在枕骨下部(粗隆)到达耻骨联合下缘时发生的
A.灌肠以促进产程,减少污染 B.破膜后住院 C.急诊室留观 D.急送产房消毒接生 E.立即住院待产
A.11~12小时 B.6~8小时 C.1小时 D.1~2小时 E.5~15分钟
A.胎头矢状缝坐落在骨盆入口右斜径上 B.胎头枕部遇肛提肌阻力而发生俯屈 C.胎头下降达阴道外口时出现内旋转动作 D.胎头内旋转时,其枕部向右旋转45° E.胎头娩出后,其枕部向左旋转45°为复位
A.中骨盆前后径 B.骨盆入口前后径 C.骨盆入口斜径 D.骨盆入口横径 E.中骨盆横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