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公民教育 B.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C.职业技能训练 D.人际交往意识与能力提升
A.具有自卑消沉的心理特征 B.具有冲动好斗的人格特征 C.具有与社会严重脱节的社会特征 D.具有困难重重的生活特征
A.社会行政 B.社区矫正 C.社会福利服务 D.监督管理
A.帮助困境中的嫌犯家人维持生计 B.帮助困境中的嫌犯家人安置照顾 C.帮助困境中的嫌犯家人心理辅导 D.给予困境中的嫌犯家人物质帮扶
A.他们可能是罪犯 B.他们可能是具有犯罪危险性的违法者 C.他们是社会安全和公众利益的危害者 D.他们是社会强者 E.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较差
A.司法判决前 B.司法判决后 C.监禁场所中 D.刑满释放后
A.接纳 B.保密 C.个别化 D.可塑性
A.要重视和善于与矫正对象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 B.要有重点分步骤地制订矫正工作计划 C.要善于协调多部门、多机构提供整合性的服务 D.要进行社会工作研究,收集和分析与社会工作有关的资料,以协助实现社会工作目标 E.要着眼于矫正对象的潜能发掘和自己解决问题,切忌包办代替
A.现代矫正社会工作起源于欧洲 B.矫正社会工作的创始人是约翰·奥古斯特斯 C.1925年,美国《联邦观护法案》在国会通过,美国全国范围内的矫正社会工作制度由此得以建立 D.英国在1887年制定了《感化犯人法》,该法确立了"感化精神" E.1947年和1949年,日本分别制定了《恩赦法》和《犯罪者预防更生法》,由此开始了有关预防和感化矫正犯罪的法律建设的新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