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对单纯高血压患者 B.对于高血压伴有脑卒中患者 C.高血压Ⅰ级以改善生活方式为主 D.当收缩压和舒张压在不同程度分级时 E.对中青年高血压伴有糖尿病、肾病患者
A.β受体阻滞剂 B.钙通道阻滞剂 C.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D.α受体阻滞剂 E.利尿剂
A.超短波:微温,上腹部前后对置 B.干扰电:4个50cm2电极,交叉置于腹部胃区和背部,差频50~100Hz C.调制中频电:双侧颈交感神经节对置,连调和变调波,调制频率50Hz D.直流电:浸有10%溴化钠溶液电极置于肩胛间区(+),两个电极于小腿腓肠肌(-) E.紫外线:从1/2MED开始,每日增加1/2~1MED,增加至3~5MED
A.饮食及运动治疗 B.双胍类降血糖药 C.磺脲类降血糖药 D.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E.胰岛素
A.FEV1/FVC B.FEV1%预计值 C.FEV1/FVC<70%及FEV1<80%预计值 D.RV/TLC增高
A.β细胞自身免疫性损伤 B.β细胞淀粉样变 C.胰岛退行性变 D.细胞增生 E.β细胞的葡萄糖受体缺乏
A.急性肾小球肾炎 B.肾病综合征 C.急性肾衰竭 D.肾盂肾炎 E.肾良性囊肿
A.绝大多数病人需要长期用药 B.血压降至正常时,即可停药 C.除危重病例外,降压药物从小剂量开始 D.根据个体化原则选用降压药物 E.首选第一线降压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