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种类和品名 B.单位名称或个人 C.对象 D.业务种类和项目
A.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全部采用收付实现制 B.高等学校应当对固定资产采用年限平均法或工作量法计提折旧 C.事业单位应当按照《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或相关财务制度的规定确定是否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 D.事业单位对基本建设投资的会计核算在执行本制度的同时,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基本建设会计核算的规定单独建账、单独核算
A.“待处置资产损溢”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期末待处置资产的价值及处置损溢 B.“在建工程”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期末尚未完工交付使用的在建工程发生的实际成本 C.“货币资金”项目,应当根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科目的期末余额合计填列 D.“非流动资产合计”项目,按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待处置资产损溢”项目金额的合计数填列
A.预算和审批程序设计 B.折旧控制制度设计 C.职责分离与责任控制制度设计 D.取得和处置控制制度设计
A.对于达不到新制度中固定资产确认标准的,应当将相应余额转入新账中“存货”科目 B.对于符合新制度中固定资产确认标准的,应当将相应余额转入新账中“固定资产”科目 C.新制度设置了“无形资产”科目,核算尚未摊销的无形资产价值 D.事业单位按新制度规定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的,应当自2013年1月1日起设置和启用“累计摊销”科目
A、财政拨款结转结余 B、本年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 C、本年非财政补助结余 D、提取专用基金
A、科学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由会计报表及其附注构成 B、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和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 C、科学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应当按照月度和年度编制 D、科学事业单位应当根据本制度规定编制并对外提供真实、完整的财务报表
A、应缴税费 B、应付职工薪酬 C、应付账款 D、预计负债
A、科学事业单位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实际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其折旧年限。省级以上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对科学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作出规定的,从其规定 B、科学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应折旧金额为其成本,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不考虑预计净残值 C、科学事业单位一般应当采用年限平均法或工作量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D、科学事业单位一般应当按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A.无形资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其公允价值入账 B.委托软件公司开发软件视同外购无形资产进行处理 C.外购的无形资产,其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以及可归属于该项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其他支出 D.购入的无形资产,按照确定的无形资产成本,借记“无形资产”科目,贷记“非流动资产基金——无形资产”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