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次氯酸钠 B.漂白粉 C.漂白粉精 D.氯化磷酸三钠 E.二氯异氰尿酸钠
A.试验分为3个剂量组与1个对照组 B.高剂量组应出现明显毒性反应,但不引起死亡;如果出现动物死亡,应不超过10% C.中间剂量组应可观察到轻微的毒性效应,低剂量组应不引起任何毒性效应 D.剂量设计,可考虑高剂量为LD>1/10~1/5,高中低剂量组间组距以3~5倍为宜 E.如果LD>5000mg/kg体重,高剂量组应用5000mg/kg
A.25cm2,25cm2 B.25cm2,30cm2 C.50cm2,50cm2 D.100cm2,30cm2 E.100cm2,60cm2
A.聚维酮碘(碘伏) B.乙醇 C.氯己定 D.二氧化氯 E.苯扎溴铵
A.低温时,环氧乙烷为液体,无气味 B.低温时,环氧乙烷为液体,有乙醚味 C.低温时,环氧乙烷为气体,有乙醚味 D.低温时,环氧乙烷为气体,无气味 E.低温时,环氧乙烷为气体,有甲醛味
A.99.9999% B.99.999% C.99.99% D.99.9% E.99.0%
A.必须杀死含有芽胞的细菌 B.能够杀灭微生物繁殖体即可 C.使微生物毒力失活 D.使微生物酶系统失活 E.抑制微生物生长
A.应标注产品主要原料的有效成分及其含量 B.含植物成分的抗(抑)菌剂,还应标注主要植物拉丁文名称 C.对指示菌的杀灭率大于等于90%的,可标注“有杀菌作用” D.对指示菌的抑菌率达到50%或抑菌环直径大于7mm的,可标注“有抑菌作用”;抑菌率大于等于90%的,可标注“有较强抑菌作用” E.用于阴部黏膜的抗(抑)菌产品应当标注“可用于性生活中对性病的预防”
A.主要用于医疗器械的浸泡消毒与灭菌 B.不得用于注射针头、手术缝合线及棉线类物品的消毒或灭菌 C.不得用于室内物体表面的擦拭或喷雾消毒 D.不得用于手、皮肤黏膜消毒 E.可用于室内空气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