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题库
网课
在线模考
搜标题
搜题干
搜选项
刑法学犯罪构成要件章节练习(2017.03.31)
填空题
犯罪客观方面就是指犯罪活动的()。
答案:
客观事实特征
点击查看答案
单项选择题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属于()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A.完全
B.完全无
C.相对无
D.减轻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问答题
犯罪客体应如何分类?
答案:
根据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的范围的大小,犯罪客体可分为:一般客体,即社会关系的整体。同类客体,即某一类犯罪行为所共同侵...
点击查看完整答案
填空题
犯罪客体就是我国刑法所(),而为犯罪行为所()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
答案:
规定 侵害
点击查看答案
填空题
刑事责任能力通常被划分为()四种程度。
答案:
完全刑事责任能力、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从宽刑事责任能力、无刑事责任能力
点击查看答案
单项选择题
()是刑法对犯罪进行科学分类的基本依据。
A.犯罪对象
B.简单客体
C.同类客体
D.直接客体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问答题
危害结果的概念及其特征?
答案:
广义的危害结果,是犯罪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所造成的损害,包括物质性的与非物质性的、直接的与间接的等;狭义的危害结果...
点击查看完整答案
问答题
被告人王××,男,20岁,农民。被告人王××与被害人陈××(13岁)系邻居,平素关系甚好。一日,王××与其弟弟去河边洗澡,陈××也随同前往。洗澡时,陈××要求王××带他到深水处玩玩。王××虽觉得自己的游泳技能不熟练,但自信能满足陈××的要求,当即表示同意,并真的将陈××带游到离河岸七米多远处,陈××游泳,王××自行洗澡,不久,王××感到身体累,便离开陈××自行上岸。陈××在深水中体力消耗较大,又无人帮助,挣扎不动,溺水死亡。请分析:王××的行为与陈××的死亡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王××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为什么?
答案:
①王××的行为与陈××的死亡之间存在不作为形式的因果关系;
②王××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因为,王××的行为符合...
点击查看完整答案
填空题
构成不作为犯罪前提的特定义务来源于三个方面,即()引起的义务。
答案:
法定义务、职业义务和先行行为
点击查看答案
单项选择题
我国刑法规定,()的人犯罪,应当负完全刑事责任。
A.已满14周岁
B.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
C.已满16周岁
D.已满18周岁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