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王鸿年,1902年,《宪法法理要义》B.郑观应,1893年,《盛世危言》C.王世杰,钱端升,1935年,《比较宪法》D.钟赓言,1919年,《宪法讲义》
A.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接受外国使节 B.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国事活动 C.派遣和召回驻外全权代表 D.授予国家的勋章和荣誉称号
A.二分之一至一倍 B.一倍 C.三分之一至一倍 D.两倍
是指宪法条文无明确规定,由司法机关在审判实践中逐渐形成,并经国家认可、具有宪法效力的判例。
A.附则是宪法的一部分,因而其法律效力当然应与一般条款相同 B.附则是宪法的特定条款,因而仅对特定事项具有法律效力 C.附则是宪法的临时条款,因而仅在特定的时限内具有法律效力 D.附则是宪法的特别条款,根据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因而其法律效力高于宪法一般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