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 蝉的幼虫初次出现在地面上时,常常在附近徘徊,寻找适当的地点——一棵小荆棘,一丛百里香,一片野草秆,或者一条灌木枝——蜕掉身上的皮。找到后,它就爬上去,用前爪牢牢地抓住,仰着头,让前爪成为固定不动的支撑点。 于是它外层的皮开始由背上的中线慢慢裂开,里面露出了淡绿色的蝉体。随着蜕皮的进展,头先出来,接着是吸管和前爪,最后是翅膀与后爪。此时,除掉尾部,身体都已经出来了。 然后,它会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身体在空中向后腾空,只留尾部一点固着在旧皮的鞘中。它翻转身体,使头部向下,将折皱的翼竭力向外伸直、张开,接着又用一种几乎看不清的动作,用腰部的力量尽力将身体翻上来,恢复头朝上的正常姿势,并用前爪钩住它的空皮,再把尾部的尖端从鞘中脱出。全部的过程大约需要半个小时,现在,它已经完全自由了。 在短时期内,这个刚得到自由的蝉,还不十分强壮。它那柔软的身体,在还不具有足够的力气和漂亮的颜色以前,必须好好地沐浴空气和阳光。它只用前爪挂在已脱下的皮上,在微风中轻轻摇摆。它依然很脆弱,依然是绿色的,直到慢慢地变成了棕色,它才同平常的蝉一样。假定它在早晨九点钟找到了树枝,大概到十二点半才会弃下它的皮飞去。那空壳仍挂在树枝上,有时竟能保持一两个月之久。 ——选自法布尔《蝉》 15.下列对有关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必须好好地沐浴空气和阳光”一句中“必须”起着强调作用,强调“从柔软到变色变硬”是好好地沐浴空气和阳光的必要条件,也体现了作者态度的鲜明性。
B.“它会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运用比喻手法来写蝉的离壳过程,将一般不为人知的科学现象表现得具体形象。
C.“它翻转身体,使头部向下,将折皱的翼向外伸直、张开。”本句以准确而形象的语言描写蝉脱壳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作者亲自观察得来的。
D.“蝉的幼虫初次出现在地面上时,常常在附近徘徊,寻找适当的地点。”本句中“徘徊”二字用得极妙,将蝉人格化,赋予它以人的情感与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