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题库
网课
在线模考
桌面端
登录
搜标题
搜题干
搜选项
0
/ 200字
搜索
单项选择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对该教学建议的理解,不恰当的是( )。
A. 注重听说读写的有机联系,整合教学内容,统筹安排教学活动
B. 注重语文知识的系统讲授,强化基本技能训练,打好语文基础
C. 善于通过专题学习等方式,沟通课堂内外,增加语文实践机会
D. 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拓展语文学习空间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问答题
案例: 阅读下面的作文教学实录(片段),完成下题。 “还有点时间我们再来讲个故事。这个故事是我国台湾地区出版的一本书中的。”上课时教师在桌子上放了一个瓶子,然后又从桌子下面拿出一些正好可以从瓶口放进瓶子里的鹅卵石。 当教师放完石块后问道:“你们说这个瓶子是不是满的?” “没有,这个故事我们早就听过了。”所有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 “真的吗?”教师笑着问。然后从桌子底下拿出一袋碎石子,把碎石子从瓶口倒下去,摇一摇。再加一些,再问学生:“你们说,这瓶子现在是不是满的?” 学生回答道:“没满,还能装沙子。” “很好!”教师说完后,又从桌子底下拿出一袋沙子,慢慢地倒进瓶子里。倒完后,又问学生:“现在你们告诉我,这个瓶子是满的呢,还是没满?” “没有满!”大家很有信心地回答说。 “好极了!”教师说完后,又从桌子底下拿出一大瓶水,把水倒在看起来已经被鹅卵石、小碎石、沙子填满了的瓶子里。当这些事做完后,教师笑着问班上的同学:“你们从这件事上受到什么启发?” 生:“我懂得了艺无止境。” 生:“任何事物都有发展的可能。” 生:“从利用空间得到启发去利用时间。” 生:“虽然同等的空间有的可以放置最重要的东西有的却不一定,放东西的先后是有讲究的,假若先放的是水和沙子,鹅卵石和碎石子就放不进去了。” 师:“说得很好,这先放与后放给了你什么启迪呢?” 生:“生活中有些重要的东西是要先解决的。” 师:“这重要的东西是什么,为什么先要放在瓶子里,我们可以把这个瓶子当成我们的生活,这让对你以后的生活有什么感想,课下想一下,写一篇作文。” 问题: 请对教师引导学生打开作文思路的过程与特点作简要分析。
答案:
(1)教师在作文教学的导入环节,通过故事将学生带入到一定的情境。虽然有的同学认为这个故事并不新鲜,但同学们已经走入一定的...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问答题
案例: 阅读下面的学生作文,完成题。 肩膀 ①丰子恺先生有一幅漫画:一个行人,微弓着腰,担着沉甸甸的行囊,独自在山路上逶迤而行。“一肩担尽古今愁”,这是画的题目。 ②亘古以来,因人类的智慧、愚笨,愁便似喷发的火山熔岩,层层堆叠,凝住,冷却……人世间,有人肯一肩担尽古今愁,这是何等的气慨!又是何等的悲壮!也许还有些许的无奈…… ③历史的长河翻滚着,是李白吧,“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但他愁的是遭贬的不幸,来这岸边借酒销愁。是李煜吧,“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但他愁的只是小家园的悲哀,最后南唐后主只能结束于一杯毒酒。是李清照吧,“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但她只是愁思念的绵绵无期! ④有谁愁的是旷世的悲哀?有谁愁的是古今的灾难?他们在这岸边徘徊、沉吟、挥泪.历史在岸边的樵石上刻下了他们不朽的名字。 ⑤三闾大夫停留过,思考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他情怀的写照吧!举身赴汨罗,这是他愁绪的延续吧!我看见了他的悲哀,看尽了他的痛楚,他默默地走开,却留给后世以悲壮! ⑥鲁迅先生停留过,他用铁一样的笔杆批判着,弃医从文的选择是因为他在忧愁,他的肩上有着自古至今的愁!“人吃人”的社会是他批判的;“救救孩子”的呼吁是他发出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他留给后人的思索。他因为无所畏惧,他所以会承担这无尽的愁,给世界一个解释! ⑦“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有多少人的愁穿越时空,绵延至今;有多少人的愁承前启后,亘古不衰?是啊!他们还活着,他们仍然在愁着。 ⑧一肩担尽古今愁,担起旷世的悲哀,承起前人的启示,留给后人启迪。是责任还是义务?是责任! ⑨一肩担尽古今愁,担起民族的兴衰。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他们曾在民族的崛起时留下名字,不朽于史册,名垂千古! ⑩一肩担尽古今愁,需要勇气也需要力量,但这是每个热血沸腾的中华儿女都应担起的重任,谁都不能退缩,谁也不能退缩! 11一肩担尽古今愁需要坚实的肩膀啊! 问题: 请从第②③④段最少找出两个错别字,从第⑥段找出一处病句,并分别进行修改。
答案:
错别字:第②段中的错别字为“气慨”中的“慨”,应改为“概”。第③段中的错别字为“借酒销愁”中的“销”,应改为“消”。第④...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微信扫码免费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