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①近年来,中国民间说唱文艺无论在文献资料的发掘、整理与出版,还是在理论研究方面,都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效。不过,就说唱文艺研究的对象、内容与方法而言,目前仍存在诸多薄弱环节或不足之处。比如,当下说唱文艺的研究者,多局限于从文学角度来研究、评价民间说唱文艺,还比较缺乏跨学科开拓创新的自觉意识。
②实际上,民间说唱文艺的价值远不限于文学。它本来是一种基于民间大众的生活、心理与想象,运用口语来说唱故事、塑造形象、反映民间社会生活的文艺样式,其内涵相当丰富。举凡民间社会的耕作负贩、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节庆游乐、方言俚语等,均在说唱文艺中有生动鲜活的艺术呈现。这就要求研究者不能仅从文学角度看问题,还需要一种自觉的跨学科研究意识,这样才能较好地阐释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存在价值。
③对说唱文艺进行跨学科研究,因研究者的立足点不同,其研究的路径、方法等自然会有差异。常见的研究路径是,立足于说唱文艺,借鉴其他学科如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宗教学、地理学、音乐学、语言学、传播学等学科的知识与方法,来观照、阐释说唱文艺的生成与演变、演出与接受、内涵与价值等。
④除了基于民间说唱文艺本体开展跨学科研究外,也可以立足于某一学科,从说唱文艺中获取丰富的研究资料,拓新该学科的研究领域,丰富其研究内容,创新其学术观点。早在20世纪上半叶,刘半农就提出,“研究俗曲,可以从四方面进行:一、文学方面,二、风俗方面,三、语言方面,四、音乐方面。”
⑤在音乐方面,由于说唱文艺多半是说唱兼施、配乐表演,某些说唱文艺体裁,单就文本形式看,并无什么差别,其区别主要在于不同的音乐唱腔与伴奏乐器,因而说唱文艺自然成为民间俗乐研究赖以取资的重要宝库。在语言方面,说唱文艺是使用特定时代和地区的口头白话、方言俚语(包括俗话、谚语、歇后语、市语行话等)来说唱故事的,因此要调查一个时代的语言风貌,自然应从说唱文艺中汲取丰富的语料。
⑥利用说唱文艺研究民间社会的历史、文化,也要充分意识到说唱文艺因为受口头叙事传统的支配,往往喜欢以程式化的韵文套语、场景、母题等来写人叙事,其说唱的内容通常并不是对当时民间社会生活的直接反映,而是经过了艺术上的因袭、想象、编造与再加工,因而不可避免地包含大量臆造的东西。因此,当我们采用说唱文艺提供的资料来分析民间大众文化时,就有必要结合相关历史文献做更加全面、确切的把握。
⑦总之,对于说唱文艺,除了从文学角度研究以外,的确有必要从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宗教学、民族学、传播学、音乐学和语言学等角度,对之进行多维度、多层面的跨学科研究,这样才能更充分地发掘说唱文艺的存在价值。
下面这段文字最适合放在文中哪一位置?
例如,唐五代的变文讲唱、宋代的说经、明清时期的宝卷,都是受宗教特别是佛教影响而产生的说唱艺术,如果不借鉴宗教学的知识与方法,不了解宗教艺术,不联系宗教在民间的传布,是无法对之进行深入研究的。
A. ①和②之间
B. ②和③之间
C. ③和④之间
D. ④和⑤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