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案例2】
小学语文教师李老师即将进入工作岗位,将要面对一群活泼好动、充满热情的低年级学生。识字是低年级语文课教学的重点,李老师的第一节课这样做:在教授喜爱的“喜”字时,李老师询问孩子们应该怎样去记忆,大部分学生都想到了“十+豆+口”的记忆方法。由于这个方法没有规律,不容易记忆,李老师就分别呈现了甲骨文版、全文版和小篆版的“喜”字,来展示“喜”字的演变过程。学生们瞪大眼睛听着李老师的讲解,他们发现:原来“喜”字上部分表示热闹的庆祝场面中常出现的鼓,底下的“口”表示人们开心的样子。接着,李老师又用同样的方法讲解“家”字,让学生明白了“家”字的“一”与房室有关,而最平的房子是用来祭祀祖先或家族开会的,“豕”指野猪,是当时非常难得的祭品。整堂课大家听得津津有味。
李老师形象的授课形式深得学生喜爱,学生纷纷觉得这样的字词易学易记,妙趣横生。在李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们摆脱了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对生字的字形及其内涵都有了深刻的记忆和认识。
(1)结合案例,分析李老师的教学遵循了学生认知发展的什么特点。
(2)结合有关理论,谈谈在教学中如何利用上述特点来提升教学效果。
答案:
(1)李老师的教学遵循了小学生认知发展中记忆、想象发展的以下特点:小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表现为以下方面:①有意识记逐渐占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