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为地球上最古老之文明国……国土统一已数千年矣,中间虽有离析分崩之变,然为时不久复合为一,近世五六百年……从无分裂之虞”“由此便知中国的各省在历史上向来都是统一的,不是分裂的,不是不能统属的,而且统一之时就是治的,不统一之时就是乱的”“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这一点已牢牢地印在我国的历史意识中;正是这种意识使我们能作为一个国家而被保存下来,尽管过去它遇到了许多破坏的力量”。 材料二 “统一南北,必以革命之道行之”“这次革命政府提师北伐,便是要……扫除旧屋(砖)瓦渣滓垃圾之北洋军阀官僚,以建设新国家”“文不忍南北战争、生灵涂炭,对于和议之举并不反对”“兄弟向来是主张和平统一的人……这次单骑到北京,就是以极诚恳的态度,去同全国人民谋和平统一”。 材料三 “中国人民最恶毒、最强大的敌人是帝国主义。帝国主义者本着‘分而治之’的原则,豢养中国军阀,唆使他们互相混战,各系军阀也只有依靠帝国主义才能生存”“要军阀绝种,便要打破串通军阀来作恶的帝国主义,要打破帝国主义,就必须废除中外一切不平等的条约”。 以上材料均转引自《孙中山与近代中国民主革命》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孙中山认为是什么原因使国家统一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你如何理解“近世五六百年……从无分裂之虞”? (2)据材料二,孙中山用和平方式争取国家统一的努力有哪两次?归纳当时中国政局变化的共同点。 (3)据材料三,对实现国家统一问题,孙中山与当时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有何共同特点?孙中山逝世后,国共两党是怎样继承孙中山这一遗志的?其结果如何?

答案: (1)原因: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国家统一的意识。对“近世五六百年……从无分裂之虞”的理解:明清两朝共计五六百年...
题目列表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问答题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苟有新民(指经过思想启蒙和教育培植而具有公民权利责任意识的新国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非尔者,则虽今日变一法,明日易一人,东涂西抹,学步效颦,吾未见其能济也。 ——梁启超《新民说》(1902年) 材料二 吾国之社会,其隆盛耶?抑将亡耶?……予所欲涕泣陈词者,惟属望於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青年乎!其有以此自任者乎?……谨陈六义……一、自主的而非奴隶的……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三、进取的而非退隐的……四、世界的而非锁国的……五、实利的而非虚文的……六、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陈独秀《敬告青年》(1915年9月) 材料三 欲改造吾国民之德知,俾之脱胎换骨,涤荡其染于专制时代之余毒,他者吾无望矣,唯在染毒较少之青年,其或有以自觉。此……之所以专对我菁菁茁茁之青年,而一陈其忠告也。 ——高一涵《共和国家与青年之自觉》(1915年10月)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位作者提出培植“新民”与“新青年”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陈独秀期望培育的“新青年”“新”在哪里?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精神? (3)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梁启超“新民”理念与陈独秀“新青年”理念之间的关系。

答案: (1)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失败使他们意识到,以旧国民、旧心理驾驭新制度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必须通过思想启蒙改造国人思想和...
问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天,实现中国的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世界上普遍承认只有一个中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的政府……台湾当局一贯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反对台湾独立。这就是我们共同的立场、合作的基础……中国政府已经命令人民解放军从今天起停止对金门等岛屿的炮击,台湾海峡目前仍然存在着双方的军事对峙……首先应当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台湾当局之间的商谈结束这种军事对峙状态,以便为双方的任何一种范围的交往接触创造必要的前提和安全的环境。 ——《告台湾同胞书》(1979年) 材料二 我们的政策是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十亿人口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有人担心这个政策会不会变,我说不会变。核心的问题,决定的因素,是这个政策对不对。如果不对,就可能变。如果是对的,就变不了。 ——邓小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1984年) 材料三 澳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回归后七年中有四年的GDP增长幅度达到双位数,2006年本地生产总值创下历史新高,人均达28 436美元,澳门治安状况良好,各族群众和睦相处,人们安居乐业……香港回归十年间,已先后有世界银行年会、世界会计师大会、《财富》全球论坛、世贸组织第六次部长级会议等一系列重大国际活动在香港成功举办。1997年外国公司在香港设立地区总部或地区办事处的数量是2514家,而截至去年十二月已有3 845家…… ——腾讯网《陈佐洱向欧洲介绍“一国两制”下的香港澳门》(2007年) 材料四 “一国两制”方针在港澳的成功实践,是全世界公认的,对两岸关系发展具有启示性意义……在未来两岸关系发展中,“一国两制”方针也将不断丰富和发展。在“一国两制”方针实践上,香港走出第一步,许多困难是过去从未遇到的,这些经验都可以在交流交往中提供给台湾同胞,以便今后做得更好、设计得更好。 ——《访全国人大常委会香港基本法委员会副主任梁爱诗》(2011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中央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中央政府对台湾问题的设想有何相同点,又有何发展? (3)依据材料三、四指出,港澳在回归后取得的成绩说明了什么?指出“一国两制”构想与港澳问题、台湾问题之间的关系。 (4)综合以上材料,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角度谈谈你对“一国两制”的认识。

答案: (1)变化:由军事对峙到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通过商谈对话实现两岸的和平统一。(2)相同: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和平统...
微信扫码免费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