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你怎么看这现象? 9月16日,年过九旬的两院院士吴良镛先生在人民大会堂为6000余名高校新生演讲。在先生演讲的过程中,有记者拍下了许多学生因困倦而趴桌睡觉的照片,站着的九旬院士和睡觉的九零后组成了耐人寻味的画面语言。事件曝光后,网友们纷纷指责睡觉者教养不足,对年高德劭的老先生缺乏应有的尊重,一时间,这些年轻的学生成为了几乎成为了整个网络舆论场的谴责对象,而有关当代大学生素质的讨论也立刻成为了热门话题。 吴良镛先生以92岁高龄站着做出长达35分钟的演讲,实属不易,学生们在吴先生用心演讲时睡觉,当然是不合适,不礼貌的,怎样都无法辩护。但是,与学生们的不礼貌相比,这一事件中显然还有更值得关注的问题。在笔者看来,让吴良镛院士精心准备的演讲未能得到有兴趣者的倾听,才是对老先生最大的不尊重,而以半强制的方式让6000名未必了解吴良镛学术成就的学生拿出一下午时间来听一场讲座,则是对学生和老先生双方时间的浪费。在这一事件之中最应该反省的,并非不礼貌的学生们,而是直接造成这一尴尬局面的宣教模式。 根据媒体的后续调查,吴良镛院士的演讲,是首都多所高校的研究生新生的入学活动之一,与会的6000名学生并没有选择参加与否的权利,也没有事先了解吴良镛院士学术成就和个人事迹的机会,对他们来说,这场演讲可能只是诸多带有形式主义色彩的入学活动中平淡无奇的一环。吴良镛先生艰难地站在台上不容易,学业繁重的新生们被强行拉来坐在台下也不情愿。吴良镛先生精心准备的演讲没有得到应有的倾听和尊重,而与会新生们的选择权又何尝得到了活动主办者的尊重呢? 有过大学生活的人回忆起来,大概都有过上课睡觉的经历。在大学中,同样的一批学生,可能在某些课堂上聚精会神,求知若渴,而在另一些课堂上则呵欠连天,意兴阑珊。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学科背景、兴趣爱好,对于不同的老师和课程自然会有不同的偏好,让每个学生都能聆听自己希望聆听的课程,是对学生的尊重,而把每个老师的课堂空间都留给那些乐于倾听的学生,则是对老师的尊重。试想,在那些被强行拉到会场的学生因为对演讲不感兴趣而只好闷头睡觉的同时,又有多少敬仰吴良镛院士,渴望着能够现场聆听先生演讲的学生根本没有机会踏入会场的大门?拉听众来“填场”的行为,浪费了这场演讲应有的价值。在这层意义上,吴良镛院士和与会学生,同样都是形式主义的受害者。 因睡觉而受到舆论抨击的学生们,应把这次教训当做一堂修养课。而活动主办方,更应将这次教训中学到教育的规律和尊重的真义。让学者的演讲能够得到真正有效的倾听,同时赋予学生们自主选择的权利,这才是有效、有尊严的教育。

答案: 读完这个材料之后,我既对九旬老教授兢兢业业的教育精神、敬业精神感到敬佩,又为诸多学生不认真听讲呼呼睡大觉而感到惋惜。学生...
题目列表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问答题

城管局准备对员工开展一次“促环保,促安全”的培训工作,如果是你负责,你觉得这次培训会的重点是什么? 12月2日上午,西安市莲湖区西二环开远门桥发生涉及38辆车的多起相撞事故,事故原因系有洒水车洒水导致路面结冰。按照西安市相关规定,冬季气温达到3℃以下时,要立即停止一切形式的冲洒水作业,而事故当天的气温在-1℃左右。但是到底该由谁来为洒水结冰事件负责至今仍没有定论。 路面结冰致38辆车相撞 西安市民李先生亲历了这场事故,他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他来到事故现场附近时车速在60km/h左右,与前车间距约50米。事发路段是个下坡,他当时看见前面有八辆车撞在一起,且路面明显有反光。李先生车的防侧滑灯一直在闪,踩油门时车并未有反应。李先生判断“路面有冰层,车打滑了”。随后,李先生的车打滑转了半圈,与没刹住的后车相撞,车头受伤。 李先生表示,他此前就对“冬天洒水结冰”的问题向西安市城管局投诉过两次,但没有收到回复,他认为洒水车所属的部门应该对此次事故负责。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12月2日早晨6点半左右第一起追尾发生,之后不断发生事故,到7点半左右的一个小时里,上百米道路上连续撞了38辆车。 洒水结冰该由谁负责? 12月2日,西安交警发布微博称,该交通事故系“市政洒水造成”。当天中午,西安市市政设施管理局发微博称,城市道路洒水为城管部门进行,不由市政部门进行。但是12月3日,两条微博都删除了。 北青报记者在12月2日事发路段的监控视频中看到,凌晨5点半左右在开远门桥上有一辆洒水车正在洒水作业。据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显示,12月1日20时~12月2日20时,西安市的最低气温为-1℃。按照西安市城市管理局10月27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冬季市容环卫管理工作的通知》规定,冬季气温达到3℃以下时,要立即停止一切形式的冲洒水作业,避免因此引起的安全事故和负面舆情。 事发当天,莲湖区城管局下属的环卫应急保障中心的工人对媒体称,12月1日晚洒水前,有环卫工人查看地面发现未上冻,就进行了洒水作业。洒完水后,保洁工作人员打扫路面时发现路面结冰了。 北青报记者就这一说法询问西安市城管局,一名工作人员称“负责道路洒水工作的是各区城管局,各区城管局为了治污减霾会增加洒水量。按照相关规定,气温3℃以下不应该洒水,若洒水需向市城管局报备,上报防止道路结冰的应急预案”。该工作人员表示,往年收到过市民关于道路洒水的投诉,但从未出过重大的责任事故,也从未追究过洒水单位的责任。 12月4日,莲湖区城管局的工作人员对北青报记者表示,他们不清楚洒水车是哪个部门的。“洒水事项是我们和市政一起负责的,西安的路段比较杂,我们会根据交警最终判定的路段来确定事故的责任人。”随后,北青报记者联系西安交警询问事故的负责人,但未得到回复。 西安市民曾多次投诉洒水问题 多位西安市民表示,冬天在马路上洒水,对非机动车和行人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北青报记者在西安市城市管理局网站上看到,2017年11月有六位市民就“城市道路冬天洒水的问题”进行了在线投诉。市民方华在投诉中称,洒水车导致路面积水过多,容易打滑,每天能看到路口有滑倒或差点滑倒的电动车。另一市民邓生则称,“天气转冷,马路上洒水犹如洒油,容易滑倒摔伤。” 西安市城管局回复投诉的六位市民称,西安地处内陆道路灰尘比较大,特别是西安市正处在高速发展建设期,扬尘情况比较重,加之我市进入秋冬季雾霾天气时常发生,市容环卫管理部门进行的道路洒水作业是主要的治理措施,通过洒水作业对道路进行降尘,同时对保洁员不能扫除的泥土、浮尘,用洒水车来进行冲洗,以达到城市道路保洁的要求。近期,市城管局再次印发了通知,重申秋冬季保洁作业有关规定,要求各单位严格按照城市道路保洁作业标准和时限进行保洁作业,严防出现因保洁造成的道路结冰问题,保洁车辆严禁在早晚交通高峰时段上路作业。

答案: 城管局组织这次“促环保,促安全”培训会,是为了让城市管理人员清楚认识到环保和安全的重要意义,以安全为前提做好环保工作。我...
微信扫码免费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