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后注浆施工完成后提供了水泥材质检验报告、压力表检定证书、试注浆记录、设计工艺参数、后注浆作业记录、特殊情况处理记录等资料B.在桩身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条件下,承载力检验在注浆完成后20天后进行,浆液中掺入早强剂时于注浆完成15天后进行C.嵌岩桩有桩端持力层的岩性报告D.开始灌注混凝土时,导管底部至孔底的距离宜为500〜1000mmE.导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宜为3〜5m
A.检查水泥、砂、石子、钢材等原材料质量,施工顺序、监测手段与施工组织设计相符B.成孔、清查、放置钢筋笼、灌注混凝土等工艺与施工方案相符,人工挖孔桩的孔底持力层土性已复验C.嵌岩桩有桩端持力层的岩性报告D.开始灌注混凝土时,导管底部至孔底的距离宜为500〜1000mmE.导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宜为0.5〜1.0m
A.主筋净距大于混凝土粗估料粒径2倍以上,以确保混凝土灌注时达到密实的要求B.加劲箍宜设在主筋外侧,主筋不设弯钩,必须设弯钩时,弯钩不得向内圆伸露,以免钩住灌注导管,妨碍导管正常工作C.钢筋笼的内径应比导管接头处的外径大50mm 以上D.分节制作的钢筋笼,主筋接头搭接宜用焊接E.沉放钢筋笼前,应在预制笼上套上或焊上主筋保护层垫块或耳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