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题库
网课
在线模考
桌面端
登录
搜标题
搜题干
搜选项
0
/ 200字
搜索
单项选择题
秦统一后,“六国边界既废,全国划为三十六郡。六国王室和贵族全部被废,每一个郡有守、尉和监各一”。这一举措()。
A.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B.导致了秦朝短暂而亡
C.维护了君主专制的权威
D.扩大了地方官员的权力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在线练习
手机看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项选择题
战国时期,范蠡佐越破吴后,改姓名游江湖,到陶后,改为朱公,居19年,三致千金。魏国的白圭,善观周遭环境,适应时势生财有道,后世经商者皆祖之。这些现象本质上反映出()。
A.战国出现很多民间商人
B.商周工商食官被打破
C.富商开始干预国家政治
D.富商经商经验较丰富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09年荷兰人格劳秀斯的著作《海洋自由论》被认为是现代海洋法的起源。格劳秀斯以罗马法中“共有物”的思想为海洋分配奠定自然法基础在他看来,任何国家都有权利在任意海域中航行并从事贸易活动,只要它有此能力和意愿。在海洋自由论的指导下,商业垄断的需求刺激了国家以控制海洋的方式争夺贸易优先权,这无疑塑造了海权论的内容与特征。19世纪后,海洋自由论迅速普及,成为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海洋规范. ——摘编自田秋宝《从海洋自由论到海洋共有论—-一国际体系转型视阈下的海洋规范研究演进》 材料二 1904年3月,张謇上书清廷商部,主张“以内外渔界,定新旧渔业行渔范围”,保护中国近海“本国自主之权”.1906年,清政府为参加当时在意大利举办的国际渔业展览会,指示外务部、广东水师提督、南北洋海军统领绘制《江海渔界全图》,认为“江海渔界全图,并该书内载中国渔船所到之外,地名及注说明华文,兼译英图原下文,俾外人明晓,趁此会场,得据此表明渔界,即可以表明领海主权。”——摘编自郭渊《晚清政府的海洋主张与对南海权益的维护》 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江泽民强调“我国是一个陆地大国,也是一个濒海大国……可以肯定,开发和利用海洋,对于我国的长远发展将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十四大报告第一次把维护“海洋权益”写进党的政治报告当中.这一时期的中国开始从各个方面宣讲海洋,认识海洋,并在国家层面上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等多部法律,为全民海洋观念的觉醒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摘编自刘笑阳《海洋强国战略研究》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清末绘制《江海渔界全图》的历史背景。
答案:
历史背景:
西方国际法的传入;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内忧外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挽救民族...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微信扫码免费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