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前两联虚中有实,均是先写神话传说,后写眼前景物的格局。B.诗中两个“空”字,表现出诗人吊古伤今,无限惆怅的情感。C.颈联描写了汉阳的树木清晰分明,鹦鹉洲上的草木荒芜凄凉。D.尾联由景生情,形象鲜明,用烟波浩渺的长江烘托诗人的乡愁。
A.这首诗描写的景象前后三变,先是明丽如画,接下来神异渺茫,最后归于朦胧凄迷,风貌有别,诗意也生波澜。B.诗作以“愁”字收篇,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同时又照应开头,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C.颈联写登高所见,境界阔大,色彩鲜明。两句对仗工整,各用一个叠词,声调铿锵,音韵清朗,富于音乐美。D.该诗不仅写景,还有抒情。前四句抒写了人去楼空,世事苍茫的感慨;后四句描绘了登楼所见,烘托思乡之情。
A.诗人在远赴边塞的途中,偶遇返京的使者,思乡之情奔涌而出,不可遏止。B.东望故园,长路漫漫,亲人远隔,所以诗人沉浸在思乡的悲苦中不能自拔。C.三四句写诗人遇到入京使者时,欲捎书回家报平安又苦于无纸笔的情形。D.“传语”寄托了诗人全部的思家之情,“平安”却是家人最挂怀的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