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简答题】在教学“杠杆原理”时,一教师先出示概念,然后用实验验证,最后让学生做适应性练习;另一教师则先让学生用扁担挑重物,然后让他们自己做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最后得出相关结论。这两位教师的教学过程有何不同?两种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答案: 第一位教师的教学过程,重结论,轻过程。将学习内容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现...
题目列表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翠竹中学的殷老师设计的历史教学情境片断如下:
1、教师导入:同学们,我们每天的学习生活都离不开纸,你们知道有哪些种类的纸吗?要求学生每小组推一代表上台展示本组所收集的各种纸张,并说说各种纸的用途。
2、教师设问;我们的祖先在纸未发明之前是用什么材料来进行书写的呢?学生讨论猜测若干材料,答案新奇的给予赞赏。
3、探究:学生四人小组合作用毛笔分别在事先准备好的纸、帛、竹简、陶片等材料上书写一段文字,并说一说帛、竹简、陶片等材料的缺点,感受纸的优点。
4、延伸:教师出示“韦编三绝”、“学富五车”、“留取丹心照汗青”三个典故,孔子、惠施、文天祥三个人物,让学生将两者联系起来,并说说这些典故的来历(主要与竹简的关系)说明竹简作为书写材料的不便,并渗透情感与态度教育。
5、教师从上述书写材料的不便引出“造纸术的发明”,让学生分析“纸”的字形构成、推测“纸”字的来历,进而引出造纸术的发明过程,让学生自主学习。
6、屏幕播放专题片:纸的生产原理和过程。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了解纸的生产工艺,亲身感知历史。
7、教师提问:当公元3—4世纪中国人广泛使用纸的时候,世界其他国家的人们在用什么材料进行书写?让学生阅读课文小字内容和“造纸术的外传时间表”并看屏幕上“造纸术的外传路线图”。讨论:“中国造纸术外传对人类文化发展有什么贡献?学生推选代表讲述在课外上网搜集的有关网页资料。
8、做一做:课后各小组用书上介绍的方法进行造纸试验,并进行评比展示。

殷老师的教学设计有哪些新课程的理念?谈谈你是如何实施这些新课程理念。

答案: 1、教师通过设计一些对学生来说感到新奇的问题情境,例如“造纸术发明之前的书写材料”、&ldquo...
微信扫码免费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