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简答题】梁漱溟的文化三路向说。

答案: 依据现量、比量和直觉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说明了意欲的向前、向后和调和折中的运行来说明世界文化。
题目列表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问答题

【简答题】

冯友兰说:
(1)“了解某物是怎样一个东西,或了解某事是怎样一回事,即是了解某事物是属于某一类者,是表现某理者。……人对于理底知识,谓之概念。……凡依内涵最浅底概念底了解,即是最低程度底了解。”
(2)“混沌不是了解的对象,因为被了解者,即不是混沌。因此混沌是不能有意义底。”
(3)“一事物所表现底理,我们若皆知之,则我们对于此事物,即可谓有完全底了解。完全底了解,即最高程度底了解也。不过最高程度底了解,理论上虽是可能有底,而事实上是不能有底。”
(4)“一名言底知识,在经验中得了印证,因此而确见此名言所代表底概念,及此概念所代表底理。因此此经验与概念联合而有了意义,此名言与经验联合而不是空底。得此种印证底人,对于此经验及名言即有一种豁然贯通底了解。……此种豁然贯通底了解,即是所谓悟。此种了解是最亲切底了解,亦可以说是真了解。”
(5)“就一方面说,以心静观真际,可使我们对于真际,有一番理智底,同情底了解。对于真际之理智底了解,可以作为讲‘人道’之根据,对于真际之同情底了解,可以作为入‘圣域’之门路。”
冯友兰是如何处理我们平常所说的“了解”这一概念的?这些论述表现了冯友兰哲学思想具有什么特点?对于“了解”这一概念你可以提出怎样的哲学处理方案?

答案: 冯友兰从理性的立场,根据经验和理性的关系,理性和非理性的关系,理性和价值的关系来理解来处理“了解&rdquo...
微信扫码免费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