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X 纠错

参考答案:

知有深浅层次之别自“知”字出现时便已为人们所察觉,程颐认为:知而不行的问题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只要有“知”,则必定能行。当然,如此之知的实质是深知,深知方能知之必行,即深知已经是知行的统一。
湖湘学者主张知行互发,对“知”之层次的分析亦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轻重”的尺度不仅用于知行之间,更深入到“知”自身之中,张栻明确将知识分成了两个层次,一是感知事物的存在状况,一是认识事物存在和变化的究竟。匹夫匹妇之知是轻知浅知,知至、至之之知作为君子治学的目的无疑是重知深知,而实践则是沟通轻、重之知的中介和桥梁。
所谓知先行后之知是指实践之前的粗浅知识,至于深层次的知识则只能产生于实践。在人的具体认识过程之中,既有知先行后,也有行先知后。如果脱离开实践,只端坐于室想象,是不可能真正认识事物的。张栻提出的“实践”概念,在中国认识论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实践”连接知识的两个阶段并促成致知力行的交相互发。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问答题

怎样理解王夫之的性“日生日成”说?

参考答案:明末清初,王夫之从气本论出发对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的范畴进行了改造。他继承了理学家信守的“天命之谓性&rdqu...

问答题

试比较朱熹与陆九渊的“心即理”说。

参考答案:朱熹主张心与理一,这在他并无不通之处。因为心作为认识主体,它的本来任务就是穷究和统管理,理之作用可以通过主体的概括发挥而...

问答题

什么是宋明理学的“性无善恶”思想?

参考答案:按程颢的推论,不但善恶无法言先天,就是“性”之概念亦难以表达,一旦表达,就已经是性之发动而善恶生...

问答题

什么叫天理人欲“同体异用”、“同行异情”?

参考答案:在哲学史上与存理灭欲对应的一方是存理于欲。后者本质上是一种承认人的欲望的合理性的理欲统一观。南宋胡宏提出“天...

问答题

试述二程人性论的基本特点。

参考答案:在本体论上二程的道(理)气合一,表现在人性论上就是性气不离。儒家既禀持天人合一的道德理想境界,就不应只推尊人而否定物,肯...

问答题

张载的“变化气质”是一种什么样的学说?

参考答案:张载人性理论的重点在于“变化气质”。他认为人承接循守天道不息不止便是善,而此道能在自身不息的道德...

问答题

怎样理解王安石的“性本情用”论?

参考答案:王安石的性本情用论:首先,未发之心为性,已发之心为情,“性情一也”。情作为性之发表,倘若&ldq...

问答题

李翱是如何论述他的“灭情复性”说的?

参考答案:李翱不同意韩愈在性情一致基础上的性情三品说。他将“天命之谓性”与“人生而静,天之性也...

问答题

如何看待性善论在儒、释、道三教调和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性善不只是儒家的专利,佛老同样也讲性善。三教在人性善恶观上所以能够调和,基本点就在于他们都讲性善与本静。从“...

问答题

怎样认识惠能禅宗的“识心见性”说?

参考答案:心性是佛教哲学的核心范畴。惠能“识心见性”的基本点,是坚守自性清净,将佛性与人性、真如与我心直接...
赞题库

赞题库-搜题找答案

(已有500万+用户使用)


  • 历年真题

  • 章节练习

  • 每日一练

  • 高频考题

  • 错题收藏

  • 在线模考

  • 提分密卷

  • 模拟试题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版权所有©考试资料网(ppkao.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