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X 纠错

参考答案:

国民收人的变动有赖于消费和投资两个因素的变动,或者说消费和投资的增长会促进国民收人的增长。但是,问题在于,消费和投资怎样的变动组合将有利于国民收人的长期稳定增长呢?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根据经济增长阶段的不同特点进行分析。
(1)经济增长阶段理论经济增长阶段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华尔特·惠特曼·罗斯托于1960年提出的,对战后西方发展经济学的成长具有较大的影响。他在其著名的《经济增长的阶段外书中,首次将各国的经济增长过程概括为五个阶段:传统社会、为起飞创造条件的阶段、起飞阶段、向成熟推进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在《政治与增长阶段》中又提出第六个阶段。尽管罗斯托的观点在西方曾引起很大的争论,经济增长阶段理论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是否同样适用沿有待于实践的检验,但罗斯托关于经济增长阶段的划分及非总量的部分分析方法(主导部门)对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经济增长阶段理论中最关键的阶段是起飞阶段。它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度的关键,也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最困难的阶段。一个国家一旦超越了传统社会起飞,经济就可以持续增长了。罗斯托认为,“起飞”要具备三个条件。第一,要提高生产性投资率,使它占国民收入10%以上。第二,要建立起飞的主导部门。这个主导部要发展较快,它既能带动其它部门,本身又能赚取外汇,以便引进技术,购买外国产品和还外债、付利息。第三,要有制度上的改革,即建立一种能保证“起飞”的制度。如:建立使私有财产有保障的制度,或建立能代替私人资本进行巨额投资的政府机构等。经济增长理论中引起争议的主要是起飞阶段与为起飞创造条件的阶段,以及起飞阶段与向成熟推进阶段之间的关系。罗斯托对经济增长阶段的分析是从部门分析(主导部门)而非总量的分析人手的。他指出,经济增长阶段的更替表现为主导部门次序的变化,“现代经济增长实质就是部门的增长过程”。我们在分析消费(储蓄。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时,相应地把经济增长分为三个阶段:农业社会的低收人阶段(传统社会)、经济起飞过程中由低收人向高收人的过渡阶段(大致包括为起飞做准备阶段、起飞阶段、向成熟推进阶段)、现代社会的高收人阶段(包括高额群众消费阶段和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2)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大多数发达以及许多战后新工业化国家经济增长的过程表明,在经济增长的不同阶段,消费、储蓄、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不同的。在农业社会,即由于生产力水平较低,收入水平较低,社会产出的主要部门用于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消费在国民收入中占较大比例,消费率较高而用于储蓄的部分很少,投资在国民收人中占较小的比例。农业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低下,是与其生产方式密切相关的。“剩余的规模及其处置方式与剩余所采取的特定形式是密切相关的……起飞的基本条件是创造这样一种社会机制,它使剩余能习惯地流人生产性投资,而不是被消费掉。”由于传统的农业社会不具有这样的社会机制,缺乏生产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因而经济增长缓慢。在经济增长进人到高收人阶段以后,消费在国民收人中所占的份额也比较大,消费率比较高。这可能基于以下原因:第一,高收人阶段,生产力水平的极大提高,大量新兴消费品不断涌现,会使消费倾向提高。第二,经济进人成熟阶段以后,经济增长率会有所降低,投资增长率也会降低。投资增长率的降低一方面与经济增长率降低有关,另一方面与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下降、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提高有关。第三,在经济进人成熟阶段,产业结构也发生较大的变化,与消费者对高额消费和生活质量的追求有关。第三产业比重大幅度上升,技术密集型产业成为主导部门,而以资本密集型为主的第二产业比重下降,这也使投资在国民收入中的份额有所下降。但在经济起飞的过程中,即由低收人向高收人过渡的时期,消费在国民收人中所占的比例要低一些,消费率有所下降,而更多的国民收人用于储蓄。这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第一,经济起飞过程(包括起飞前的准备和有起飞进人持续增长阶段)正是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时期,经济的高速增长,需要大量的投资支持。罗斯托谈到起飞的条件之一就是要提高生产性投资率,例如由占国民收人5%或不到5%增加到10%以上。第二,由起飞过程中的产业结构的特点决定。在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过渡的过程中,产业结构演进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第二产业比重的大幅度上升,第一产业比重的大幅度下降。第二产业是一个相对资金密集型的产业,它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投资支持。第三,经济起飞过程中所需要的资金,可以来自于本国内部的资金积累,也可以通过大量吸引外资获得。早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积累主要通过两条途径:内部积累及海外殖民掠夺(以及战争等)。后发展国家所面临的国际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虽然国际上有大量的闲置资本可以利用,但利用外资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因此有一个限度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各国政府为了促进本国经济实现起飞,会通过各种政策来限制消费的过快增长,鼓励人们增加储蓄,增加国内资金来源,从而促进国民收人中消费份额的下降,储蓄份额的提高。第四,在低收人向高收人的过渡时期,特别是刚刚摆脱低收人的困扰以后,消费品工业的不发达,以及低收人阶段形成的消费习惯滞后于国民收人的增长,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消费的过快增K。当然,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由于发达国家消费方式的示范作用,也会出现消费早熟的情况。其二,线纳里等人关于国民收人中消费所占份额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著名发展经济学家H线纳里等人为了研究经济发展的一般性特点,选用了世界银行经济和社会数据库中有关国家的27个变量,进行了横截面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其统计分析的结果之一就是:私人消费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份额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平滑曲线。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100美元增长到1000美元的区间内,私人消费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份额由刀%下降到61%。与此相对应,国内投资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份额曲线,则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从15%提高到25%。这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收人水平的提高,在由低收人向中等收人的过渡时期,消费在国民收人中所占份额呈下降趋势,国内投资在国民收人中所占份额则呈上升趋势。
(3)消费需求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增长缘起于20世纪下半叶以来人们对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反思和创新。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是人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转折点。《21世纪议程》是这次大会通过的重要文件,也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行动方案。该议程提出,下一世纪人类社会应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中国对可持续发展战略予以高度重视。1996年,中国把可持续发展战略正式纳人了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确定它为中国走向21世纪的国家战略之一。可持续发展理论认为,人类应当跳出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传统发展模式。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与合理布局,发展高新技术,实行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协调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使社会的发展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人需求的满足构成危害,最终达成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目的。可持续发展涉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仅重视经济增长的数量,更关注经济发展的质量。它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生产模式与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以提高经济活动的效益,逐步由粗放性经济发展过渡到集约型经济发展的道路。尽管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经济增长仍然面临着提高质量的挑战。可以说,我国经济增长主要停留在粗放经营方式上。据有关方面测算,我国经济增长中依靠资本和劳动投人数量增加的贡献率占72%,依靠科技进步等促使要互效率提高的贡献率仅占28%,而发达国家后者的贡献率一般占50%-70%,有的发展中国家也超过30%。因此,实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非常必要。具体来看,其一,在经济效益方面,我国经济运行并没有从根本上克服“高投人、高消耗、低效益”的瘤疾。我国长期实行粗放式的经济增长,单位产值所消耗的资金。劳力、原材料和能源比发达国家甚至其他发展中国家要高得多。据1990的统计,同样IT燃料所生产的GDP,我国为395.8美元,日本为5747石美元,德国为4351.5美元,美国为2172.8美元,印度为1430美元,全世界平均为2167美元,我国中合肥市世界水平的1/5弱,连印度都比我们高得多。其二,在经济发展速度方面,我国在总体上还没有完全摆脱通胀和增长、通缩和增长的矛盾。这说明“重质轻量”的毛病在中国还有很大市场。其三,在结构方面产业结构的失调仍然存在,产业结构升级远远没有完成c主要表现为:农业基础脆弱,发展缺乏后劲;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化,既形不成规模效益,又不利于质量提高;第三产业、高新技术发展滞后,等等。要实施经济可持续发展:首先要树立公正为本的发展理念。这里的公正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后人之间的公正。不能为了人类的短期需求而忽略资源价值和环境成本;不能为了个人利益而使得社会成员整体利益遭到毁灭;不能为了本代人的利益而牺牲后代的利益。其次,在生产和消费方面设立节俭资源的经济体系。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可持续的生产、流通和消费模式是极其重要的。它不仅关系到能否可持续利用发展。所以说,由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构成的社会经济活动,其增长方式能否由粗放性转变为集约型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环节c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利用市场机制和经济及其他各种手段。生产上,首先要做到有效益、有质量。以提高全部要素生产率作为近期目标,在农业方面完善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综合管理体系,建立以节地、节水、节能型的农业制度与农业技术;在工业方面建立以节能、节材为中心的工业生产体系,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尽快发展环保产业;在运输方面建立以节能、节时为中心的综合连输体系,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建立以铁路为骨干,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等有机结合、联运联营的综合运输网络。其次,在工业发展的布局、结构和企业规模上,符合经济效益的原则。使城乡工业化合理分工、协调发展,地区产业结构各有特点,资源优化配置。消费上,建立以适度消费和替代消费为特征的生活服务体系。适度消费即在生态资源条件可以持续支撑的范围内提高消费方式;替代消费即用低污低耗的消费品代替高污耗的消费品。这一集约型消费方式包括:膳食结构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发展高转化率的节粮型动物产品与食品加工业;发展化纤。棉纺代替棉布,以减轻棉花原料对耕地的压力;提倡城镇居民公寓式住宅,发展公园、公共娱乐场所等公共设施;发展以公共交通为主的居民交通工具,而防止盲目地发展私人小汽车。总之,可持续消费应当是节俭的、公众的、文明的和科学的。再次,发展绿色导向的科技体系。这一体系包括高新技术、环保技术和适用技术三个有机部分。当代高新技术体现在信息、能源、材料、生物、空间、海洋技术等诸多方面,这些技术大多具有高效低耗。对环境影响较小的特点。发展高新技术能够降低我国在现代化过程中所付出的环境代价。发展环保技术和环保产业不仅可以缓慢发展过程中环境容量的萎缩和环境质量的衰退,而且可以为经济发展创造经济价值,并提供新的就业机会。适用技术是指与本国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的技术c发展这些技术既可以实现经济的发展,又有利于环境保护。最后,实施共同行动的系统工程。为保证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实施,应该实现政府宏观调控,企业自觉遵守;公众积极参与。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问答题

谈谈你对西方消费函数理论的评价。

参考答案:自凯恩斯提出绝对收入假定假定的消费函数以来,西方经济学家对收入与消费支出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特别是50年代以来,适应...

问答题

简述持久收入假定的含义。

参考答案:持久收入假定是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提出来的,其核心是用人们的长期收入(未来收入)来分析人们现期消费支...

问答题

简述相对收入假定的含义及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相对收入假定”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杜生贝首先提出的。其中的相对收入有两个含义:第一,相对于别人的收...

问答题

影响消费倾向的客观因素有哪些?

参考答案:(1)工资单位的变化。(2)收入和净收人之间差额的变化。(3)财产的货币价值的意想不到的变化。(4)利息率的变化。(5)...

问答题

简述制约我国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的主要因素。

参考答案:西方国家的经验表明,消费信贷从出现到快速发展再到稳步需要一个过程。我国在发展消费信贷的过程中,有一些长期性的因素对其发展...

问答题

简述消费信贷的风险。

参考答案:与银行的其他资产业务一样,消费信贷业务也面临着多种风险,其中主要的包括资产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借款人信用风险及其他风险...

多项选择题

A.C表示消费
B.y表示收人
C.a已知的常数,代表各种主观因素
D.b表示消费倾向
E.公式的函义是实际消费支出是实际收人的稳定函数

多项选择题

A.本国目前经济所处阶段
B.各种消费模式的特点
C.人均收人和经济结构变化相结合
D.以工业产值
E.以农业人口数量

多项选择题

A.依靠科学进步,获得新的生产函数
B.形成持续高速增长的增长率
C.具有较强的扩散效应
D.必须是工业领域
E.必须是成熟产业

多项选择题

A.消费者收人水平
B.时间价值
C.社会服务行业的发展状况
D.缩短家务劳动开支
E.劳务商品化

赞题库

赞题库-搜题找答案

(已有500万+用户使用)


  • 历年真题

  • 章节练习

  • 每日一练

  • 高频考题

  • 错题收藏

  • 在线模考

  • 提分密卷

  • 模拟试题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版权所有©考试资料网(ppkao.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