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介入放射学用X射线设备应具有可准确记录受检者受照剂量的装置。 B.尽可能将每次诊疗后患者受照剂量记录在病历中。 C.借助X射线透视进行骨科整复、取异物等诊疗活动时,不应连续曝光,并应尽可能缩短累计曝光时间。 D.图像采集时工作人员应尽量不在机房内停留。 E.工作人员应尽可能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A.在无法使用固定设备且确需进行X射线检查时才允许使用移动设备。 B.应对毗邻床位(2m范围内)患者采取防护措施,不应将有用线束朝向其他患者。 C.曝光时,工作人员应做好自身防护,合理选择站立位置。 D.移动式和携带式X射线设备不应作为常规检查用设备。 E.曝光时,工作人员应能观察到患者和受检者的姿态。
A.应根据使用的不同X射线管电压更换附加滤过板。 B.应使有用线束限制在临床实际需要的范围内并与成像器件相匹配。 C.应合理选择胶片以及胶片与增感屏的组合,并重视暗室操作技术的质量保证。 D.应定期对IP板进行维护保养。 E.工作人员应在防护设施内进行曝光操作,并通过观察窗等密切观察受检者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