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应当尽量使用无菌透明、透气性好的敷精覆盖穿刺点,对于高热、出汗、穿刺点出血、渗出的患者应当使用无菌纱布覆盖B.应当定期更换置管穿刺点覆盖的敷料。无菌纱布1次/2天,无菌透明敷料1〜2次/周,如果纱布或敷料出现潮湿、松动、可见污染时应当立即更换C.在输血、输入血制品、脂肪乳剂后的24小时内或者停止输液后,应当及时更换输液管路D.医务人员应当每天对保留导管的必要性进行评估,不需要时应当尽早拔除导管E.导管不宜常规更换,特别是不应当为预防感染而定期更换中心静脉导管和动脉导管
A.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置管部位应当铺大无菌单(巾)B.置管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等医疗用品和各种敷料必须达到灭菌水平C.选择合适的静脉置管穿刺点,成人中心静脉置管时,应当首选锁骨下静脉,尽量避免使用股静脉D.患疳肿、湿疹等皮肤病或患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以及携带或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医务人员,在未治愈前应当严格防护后进行置管操作
A.医务人员应当接受关于血管内导管的正确置管、维护和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的培训和教育,熟练掌握相关操作规程B.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当建立静脉置管专业护士队伍,提高对静脉置管患者的专业护理质量C.医务人员不需评估患者发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直接实施预防和控制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工作措施D.医疗机构应当逐步开展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目标性监测,持续改进,有效降低感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