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大气压”的内容要求为:知道大气压强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材料二:某版本初中物理教科书“大气压”一节关于“大气压的测量”设计了如下实验:
大气压的测量如图9.3-3,在长约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用手指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手指,管内水银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时就不再下降,这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约760mm。把玻璃管倾斜,竖直高度差不发生变化。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初中二年级学生,已学过压强和液体压强等知识。
任务:
(1)写出影响大气压强的几个因素。
(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大气压”的教学设计,其中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不少于300字)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内容标准为:“知道简单机械,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材料二:下面是初中物理有关杠杆的一节课的教学片段。
展示:汽水瓶,问学生如何打开瓶盖;生活中的杠杆(剪刀、扳手、订书机、手动抽水机等)。
提问:你见过大型机械吗?是否了解它们的用途?
多媒体展示:生产中常见的机械(如吊车、推土机等)。
总结:生活和生产中的这些机械和工具实质上就是利用了“杠杆”的知识。
设问:为什么这些工具(杠杆)会给我们带来许多好处?(讲解杠杆概念)
多媒体展示:活塞式抽水机手柄压水画面,观察固定点。
讲解:杠杆的几个概念。
教师巡回检查指导
任务:
(1)写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杠杆的平衡条件”的教学设计,其中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
(不少于300字)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二力平衡”的内容标准为:“会测量力的大小,知道二力平衡条件。”
材料二:某版本初中物理教材中“二力平衡”一节为“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设计了如下实验: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如图8.2-2,把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向挂在小车两端的托盘里加砝码。观察小车在什么条件下会保持运动状态不变?
1.使两托盘里的砝码质量不相等:
2.使两托盘里的砝码质量相等:
3.保持两托盘里的砝码质量相等,把小车在水平桌面上扭转一个角度后释放:
请把实验条件和现象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与其他同学交流讨论实验结果,总结二力平衡需要的条件。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初中二年级学生,已学过重力、弹力、摩擦力、牛顿第一定律等知识。
任务:(1)写出二力平衡的条件。
(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二力平衡”的教学设计,其中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不少于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