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X 纠错

参考答案:

该教师在导入环节带领学生观看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选段并介绍了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发展史,即进入授课环节,这样的导入能提起学生的兴趣,并能够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很好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味地介绍舞蹈相关知识,未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该老师将教学重点完全放在了舞蹈的相关知识如表演形式特点、代表艺术家、民族舞蹈服饰、化妆的基本要素和步骤等的讲授上,将音乐与舞蹈割裂开来,这种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维,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该教师并没有启发学生去进行思考或参与,而是以灌输的方式将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不利于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和进人积极思考的状态。最后,该老师没有遵循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的原则。该教师带领学生欣赏了维吾尔族舞蹈《摘葡萄》后就下课了,整堂课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而音乐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尤其在表现领域更体现了这一特点,该老师在课程设计上未体现这一原则,不符合教育创新的理念。建议该老师在授课时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程中去,引导学生聆听舞蹈中的音乐,感受舞蹈节奏,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学生的音乐实践,教授学生一些简单易学的基本舞步,启发学生根据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音乐创编舞蹈,从而使学生热爱舞蹈、热爱音乐,让学生充分融入到课程中去。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问答题

案例:
根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分析下面案例片段。
金老师在一节音乐课中,正在讲解遇到的高音该如何演唱时,窗外车站的大钟突然“当、当、当”地响了起来。这个意外的因素很自然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顿时,课堂秩序一片混乱,老师大声呵斥同学们,让同学们保持安静,认真听讲,这时同学们极不情愿地继续上课,这堂课也在比较尴尬的气氛中结束。试述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该如何处理以上教学事件。
要求:
(1)对案例提出自己的判断。
(2)对教学过程进行客观评价。
(3)对案例提出教学建议。

参考答案:在这堂音乐课中,教师在出现突发状况时没能够因势利导结合突发因素安排教学活动,一味地按部就班,暴露出这位教师处理突发事件的...

问答题

案例:在《醇厚的中原韵》的音乐公开课上,音乐教师非常投入地讲解《沂蒙山小调》中描绘的自然风光。她充满感情地问:“这么美的沂蒙山,这么美的音乐,同学们喜欢吗?”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喜欢!”这时,学生中却突兀地想起一个不同的声音:“好土。”那是一个眼睛很大的男生说的,老师未予以关注,继续充满感情地说:“多好的音乐啊,同学都很喜欢,那我们再来听一遍。”这时那个男生在嘀咕着“一点也不好听”,但声音明显轻了,老师还是未予以关注,课堂继续保持着热闹的气氛,男生再也没有发表意见了。问题: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对上面的教学案例片段进行分析,并简述你的观点。

参考答案:本节课是公开课,从案例中我们会发现老师非常投入地教学,引导大家去欣赏音乐之美,应该在课前进行了精心的准备。并且这位老师也...
赞题库

赞题库-搜题找答案

(已有500万+用户使用)


  • 历年真题

  • 章节练习

  • 每日一练

  • 高频考题

  • 错题收藏

  • 在线模考

  • 提分密卷

  • 模拟试题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版权所有©考试资料网(ppkao.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