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X 纠错

参考答案:

《清洁生产促进法》第十三条规定:“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需要批准设立节能、节水、废物再生利用等环境与资源保护方面的产品标志”。
节能产品标志首先从国外兴起,并产生了积极的效果。1976年,法国和德国首先实施了强制性的节能比较标志。1978年加拿大实施了强制性节能标志,覆盖的产品有房间空气调节器、冷冻箱、冷藏箱等。1980年,美国推出强制性的“能源指南”能效标识项目,产品包括房间空气调节器、洗衣机、洗碗机、冰箱、炉具、热水器等。同年,澳大利亚针对燃气器具推出了自愿性的比较标志,强制性电器标识也于1986年生效,覆盖了主要的家用电器产品。1994年欧盟开始实施统一的强制性比较标志,产品包括冰箱、洗衣机、干衣机、洗碗机等。20世纪80年代末,德国和加拿大分别实施了保证标志;到90年代,许多国家相继推出了自己的保证标志,其中最成功的是1992年美国推出的“能源之星”项目,涉及产品种类多,影响深远,已经逐步成为全球性的节能基准。我国于1998年开始实施自愿性的保证标识项目,即节能产品认证。
早在1994年5月,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委员会成立之初,就同时颁布了七项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即《低氟氯化碳家用制冷器具》、《无氟氯化碳气溶胶制品(发用摩丝、定型发胶)》、《无铅车用汽油》、《水性涂料》、《卫生纸(厕用)》、《真丝绸类》和《无汞镉铅充电电池》。5年的实践证明,七项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为中国开展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奠定了基础,为我国环境标志产品的认证提供了科学依据,并基本构筑起了中国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的主体框架。经过不断探索,我国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已初步形成了一套适应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编制模式。以政府颁布、双优特性、全过程管理、环境行为明确、定量检验和国际接轨六个基本要点支撑起总体框架,这将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的制定方针。
我国的节能、环保产品标志,分别由国家职能管理部门批准授予。目前,我国的节能产品标志由国家经贸委组织实施,环境标志由国家环保总局组织实施。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问答题

限期淘汰的生产技术、工艺、设备以及产品的目录由谁制定和发布?

参考答案:《清洁生产促进法》第十二条指出:“国务院经济贸易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发布限期淘汰的生产技...

问答题

为什么要实行落后生产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的限期淘汰制度?

参考答案:《清洁生产促进法》第十二条指出:“国家对浪费资源和严重污染环境的落后生产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实行限期淘汰制...

问答题

什么是行业或地区的清洁生产指南与技术手册?其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清洁生产指南、技术手册,一般可泛指为指导和帮助企业实施清洁生产而对清洁生产所涉及的某些特定活动或工作,就其目的和原则、概...

问答题

什么是清洁生产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导向目录?它的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清洁生产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导向目录,通常是指政府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为推动、指导企业通过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实施清洁生产...

问答题

谁来制定清洁生产推行规划,有哪些内容?

参考答案:《清洁生产促进法》第八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经济贸易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环境保护、计划、科学技术、农业、建设、水利等...

问答题

推行清洁生产有哪些财政政策?

参考答案:财政政策是世界各国推行清洁生产的重要手段。通常采用优先采购、补贴或奖金、贷款,或贷款加补贴的形式鼓励企业实施清洁生产计划...

问答题

国务院及其相关职能部门在清洁生产促进工作中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参考答案:《清洁生产促进法》对国务院及其有关职能部门,特别是经济贸易行政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清洁生产促进工作中的职责进...

问答题

清洁生产与传统的污染治理方式有什么不同?

参考答案:国内外的实践表明,清洁生产作为污染预防的环境战略,是对传统的末端治理手段的根本变革,是污染防治的最佳模式。传统的末端治理...

问答题

清洁生产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是什么?

参考答案: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理论的形成经过了相当长的历史过程。20世纪50到60年代,人们...

问答题

国际上开展清洁生产的现状如何?

参考答案:经过20多年的发展,清洁生产逐渐趋于成熟,并为各国企业和政府所普遍认可。加拿大、荷兰、法国、美国、丹麦、日本、德国、韩国...
赞题库

赞题库-搜题找答案

(已有500万+用户使用)


  • 历年真题

  • 章节练习

  • 每日一练

  • 高频考题

  • 错题收藏

  • 在线模考

  • 提分密卷

  • 模拟试题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版权所有©考试资料网(ppkao.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