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丁企业产品生产多年已处于成熟期,产品市场份额为10%。在该行业中位于前三名的企业市场份额分别为:甲企业40%,乙企业20%,丙企业15%。该行业市场稳定,但竞争也十分激烈,特别是甲企业为维持现有地位,对任何其他竞争对手的进攻都会做出迅速而有力的反应。丁企业知道这些情况,采取尽量维护现有市场的做法,主动与客户建立起了结构性关系,使客户对企业的服务形成无法通过其他途径弥补的依赖。通过这种做法,丁企业以优质的客户服务,获得了客户的认同,也维持了现有的市场。
请分析案例,并回答下列问题:
丁企业的相对市场占有率为( ):
D.25%

A.10%
B.13.4%
C.16.6%
题目列表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问答题

【简答题】1992年11月克林顿当选美国总统时,美国经济状况如下:
财政赤字高达3266亿美元(1991年为2655亿美元);失业率为75(1991年为68);1991年的GDP年增长率为-1.2%,1992年少有回升为27%;消费物价上涨年率1991年为42%, 1992年为31%;经常项目赤字1991年为926亿美元,1992年为6136亿美元。
克林顿政府采取了如下措施:
第一,在其执政的头两年内,增加310亿美元的政府开支。其中第一个财政年度支出163亿美元用于修建高速公路、暑期青年就业、社会开发、自然资源保持和长期失业者的失业救济。其余150亿美元用于税收减免,主要是为小企业更新设备提供投资税减免。
第二,长期削减赤字,减少政府债务。克林顿计划4年内共削减赤字4960亿美元,这项计划通过4年内增税2460亿美元,减少2530亿美元的支出来实现。(1)增税:提高高收入个人所得税的边际税率,同时扩大低收入者税收的减免。(2)减少行政和公共福利开支。
第三,长期投资计划。4年内计划投资1600亿美元,其中4年内将总计480亿美元的投资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住房及社区开发;此外还要投资于教育,职业培训,研究与发展来开发人力资源。
第四,改革税收体制。克林顿政府认为,经过里根政府减税之后,美国税收体制是不合理的,95%的人负担偏重,5%的富人负担偏轻。这样的税收制度不但不公平,而且泡影响了增税的实现。因此必须在增加高收入家庭税收和减少低收入家庭税收的基础上实现增税。
克林顿上台时面临的主要经济问题是什么?其政策中有哪些属于典型的凯思斯主义政策?哪些不是?为什么?

答案: 克林顿上台面临的主要经济问题是经济增涨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通货膨胀和失业较为严重财政出现高额的赤字。第一项和第三项属于典型...
微信扫码免费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