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题库
网课
在线模考
搜标题
搜题干
搜选项
司法考试刑法问答题每日一练(2019.12.14)
问答题
简述我国刑法中自首的构成条件。
答案:
自首成立条件:
(1)自动投案。
(2)如实供诉自己的罪行。
特别自首成立条件:
点击查看完整答案
问答题
请结合船长甲的行为及法院的判决,谈谈你的意见。
答案:
根据《刑法》第21条的规定,紧急避险就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
点击查看完整答案
问答题
甲某是某私营工厂主(不具有法人资格)。1990年4月因为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9年,1995年11月12日假释。假释考验期至1999年2月6日。1998年5月,甲某工厂利用乙厂“跳槽”职工非法获取的乙厂专有的“神州”口杯生产技术资料,大量生产双层玻璃口杯。为了便于销售,该厂将自己生产的口杯贴上“神州”口杯注册商标,用“神州”口杯外包装包装好以后,以每只170元的价格销售。为了扩大销量,甲某还大做广告,称自己的产品为“正宗名牌、质优价廉”。众商家纷纷与其签订合同购买,买后才发现上当受骗,甲某生产的口杯质量低劣,造成大量积压。同时,也给乙厂造成500余万元经济损失,信誉降低。而甲某的销售金额达1800余万元。甲某的好友乙某见甲某在银行存有巨款,心生歹念。乘机复制了甲某的存单,伪造甲某存款银行的储蓄章和行政专用章,并在仿制了甲某的存单,套取密码之后,指使女友丙某使用假存单从银行冒领甲某存款。丙某虽然知道存单是假的,但认为这全是乙某搞得鬼,与己无关,所以就使用该假存单将甲某500万元存款冒领。丙某将500万巨款冒领后,装在提包中拿到朋友丁某家中存放。丁某不知提包中为何物,某日打开一看发现全是现金,估计来路不正,产生据为己有的想法。丙某来取提包时,丁某谎称没有此事,拒不交出。乙、丙诈骗甲某存款案发后,公安机关按照丙某的供述,找到丁某,令其交出巨款。丁某仍然拒不承认替丙某保管过提包。对甲某、乙某、丙某、丁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处罚?
答案:
甲某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假冒注册商标罪、虚假广告罪。
对甲某应当以侵犯商业秘密罪和生产销...
点击查看完整答案
问答题
李A和李乙、李B等人是否构成共同犯罪?他们构成何罪?
答案:
在司法实践中,共同犯罪中危害结果超出共同预谋犯罪范围的行为经常出现,本案也是这种情形。所谓实行过限,又称共犯过限或共同犯...
点击查看完整答案
问答题
对于其是否为线人该如何认定?如果认定其为线人,其刑事责任该怎样确定?
答案:
首先,线人不是随意充当的,指派线人的主体是法定的,而不是任意的。就本案而言,被告人赵某是向联防队报的案,也是受领联防队给...
点击查看完整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