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题库
网课
在线模考
搜标题
搜题干
搜选项
高级中学历史知识与能力(综合练习)问答题每日一练(2018.12.12)
问答题
(1)据材料一概括两人共同的救国主张。联系所学知识,指出此类主张的积极意义和无法实现的原因。(2)指出材料二“城市到乡村”“城市领导乡村”的时代背景和基本内涵。(3)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分别分析其主要原因。据此说明,为什么“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4)据材料四,分析改革开放与邓小平所阐述的历史经验之间的关系。
答案:
(1)主张:教育救国。积极意义:通过发展教育来启迪民智,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以此来解决国计民生问题。原因:近代中国半殖民...
点击查看完整答案
问答题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英国于1851年首次世界博览会能够举行的条件。(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在这一时期世博会上获奖产品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你如何看待这些产品的获奖?(3)根据材料三、四,概括世博会的主要特点。
答案:
(1)条件: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以蒸汽为动力的各种机器被大量发明;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经济联系加...
点击查看完整答案
问答题
简述“新航路开辟”顺利实现的原因。
答案:
主观因素:第一,传播基督教是推动西欧向海外发展的一种精神动力。第二.以资产阶级个人进取精神和物质利益至上为价值观特征的人...
点击查看完整答案
问答题
简述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演变的情况及其演变的原因。
答案:
第一阶段: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霸主。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大发横财,战后,它又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控制国际金融。而...
点击查看完整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