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2002年考试真题)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2000年至2001年对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乙公司)投资业务的有关资料如下:(1)2000年3月1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2000万元购入乙公司股份,另支付相关税费10万元。甲公司持有的股份占乙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20%,对乙公司的财务和经营决策具有重大影响,并准备长期持有该股份。甲公司股权投资差额按5年的期限平均摊销。2000年3月1日,乙公司的股东权益总额为9150万元,其中股本为5000万元,资本公积为1800万元,盈余公积为1200万元,未分配利润为1150万元(其中100万元为2000年1至2月份实现的净利润)。(2)2000年5月1日,乙公司宣告分派1999年度的现金股利100万元。(3)2000年6月10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分派的1999年度现金股利。(4)2000年11月1日,乙公司接受丙企业捐赠的一项新的不需安装的固定资产。乙公司未从捐赠方取得有关该固定资产价值的原始凭据,该固定资产当时在市场上的售价为200万元(含增值税额)。乙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5)2000年度,乙公司实现净利润400万元。(6)2001年5月2日,乙公司召开股东大会,审议董事会于2001年4月1日提出的2000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方案为: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按净利润的5%提取法定公益金;分配现金股利100万元。该利润分配方案于当日对外公布。乙公司董事会原提交股东大会审议的利润分配方案为: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按净利润的5%提取法定公益金;不分配现金股利。(7)2001年,乙公司发生净亏损500万元。(8)2001年12月31日,由于乙公司当年发生亏损,甲公司对乙公司投资的预计可收回金额降至1790.8万元。要求:编制甲公司对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分录。(“长期股权投资”和“资本公积”科目要求写出明细科目;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答案: 正确答案: (1)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投资成本) 2 010 贷:银行存款 2 010 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
题目列表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问答题

(2005年考试真题)甲股份有限公司(以简称甲公司)2002年至2004年投资业务有关的资料如下:(1)2002年1月1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3300万元从二级市场购入乙公司股票2000万股,进行长期投资,不考虑相关税费。购入后,甲公司持有乙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10%,对乙公司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没有重大影响。2002年1月1日,乙公司所有者权益为28000万元。(2)2002年5月10日,乙公司宣告发放2001年度现金股利2000万元,并于5月25日发放。(3)2002年度,乙公司实现净利润l300万元。(4)2003年5月11日,乙公司宣告发放2002年度现金股利600万元,并于5月26日发放。(5)2003年,乙公司实现净利润2000万元。(6)2004年1月1日,甲公司又以银行存款6400万元从二级市场购人乙公司股票4000万股,进行长期投资,不考虑相关税费。甲公司占乙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比例由10%增加到30%,对乙公司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有重大影响。2004年1月1日,乙公司所有者权益为28700万元。(7)2004年5月5日,乙公司宣告发放2003年度现金股利1000万元,并于5月20日发放。(8)2004年度,乙公司接受捐赠并进行会计处理后,资本公积增加了1200万元。(9)2004年度,乙公司发生净亏损4000万元。(10)2004年12月31日,甲公司对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发生减值,可收回金额为7800万元。假定:①甲公司初始投资和追加投资产生的股权投资借方差额分别按10年于年末平均摊销;②不考虑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由成本法转为权益法追溯调整时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对所得税的影响;③除上述交易或事项外,乙公司未发生导致其所有者权益发生变动的其他交易或事项;④甲公司和乙公司适用相同的所得税税率。要求:编制甲公司上述(1)、(2)、(4)业务相关的会计分录。

答案: 正确答案:事项(1): 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 3 300 贷:银行存款 3 300 事项(2): 借:应收股利 2...
问答题

(2005年考试真题)甲股份有限公司(以简称甲公司)2002年至2004年投资业务有关的资料如下:(1)2002年1月1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3300万元从二级市场购入乙公司股票2000万股,进行长期投资,不考虑相关税费。购入后,甲公司持有乙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10%,对乙公司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没有重大影响。2002年1月1日,乙公司所有者权益为28000万元。(2)2002年5月10日,乙公司宣告发放2001年度现金股利2000万元,并于5月25日发放。(3)2002年度,乙公司实现净利润l300万元。(4)2003年5月11日,乙公司宣告发放2002年度现金股利600万元,并于5月26日发放。(5)2003年,乙公司实现净利润2000万元。(6)2004年1月1日,甲公司又以银行存款6400万元从二级市场购人乙公司股票4000万股,进行长期投资,不考虑相关税费。甲公司占乙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比例由10%增加到30%,对乙公司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有重大影响。2004年1月1日,乙公司所有者权益为28700万元。(7)2004年5月5日,乙公司宣告发放2003年度现金股利1000万元,并于5月20日发放。(8)2004年度,乙公司接受捐赠并进行会计处理后,资本公积增加了1200万元。(9)2004年度,乙公司发生净亏损4000万元。(10)2004年12月31日,甲公司对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发生减值,可收回金额为7800万元。假定:①甲公司初始投资和追加投资产生的股权投资借方差额分别按10年于年末平均摊销;②不考虑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由成本法转为权益法追溯调整时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对所得税的影响;③除上述交易或事项外,乙公司未发生导致其所有者权益发生变动的其他交易或事项;④甲公司和乙公司适用相同的所得税税率。要求:计算甲公司2004年1月1日购人的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由成本法转为权益法时,对2002年1月1日购入的长期股权投资追溯调整后形成的投资成本、损益调整、股权投资差额和累积影响数,并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

答案: 正确答案:2002年投资时产生的股权投资差额=3 300一(28 000×10%)=500(万元) 2002年摊销的股权...
问答题

(2005年考试真题)甲股份有限公司(以简称甲公司)2002年至2004年投资业务有关的资料如下:(1)2002年1月1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3300万元从二级市场购入乙公司股票2000万股,进行长期投资,不考虑相关税费。购入后,甲公司持有乙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10%,对乙公司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没有重大影响。2002年1月1日,乙公司所有者权益为28000万元。(2)2002年5月10日,乙公司宣告发放2001年度现金股利2000万元,并于5月25日发放。(3)2002年度,乙公司实现净利润l300万元。(4)2003年5月11日,乙公司宣告发放2002年度现金股利600万元,并于5月26日发放。(5)2003年,乙公司实现净利润2000万元。(6)2004年1月1日,甲公司又以银行存款6400万元从二级市场购人乙公司股票4000万股,进行长期投资,不考虑相关税费。甲公司占乙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比例由10%增加到30%,对乙公司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有重大影响。2004年1月1日,乙公司所有者权益为28700万元。(7)2004年5月5日,乙公司宣告发放2003年度现金股利1000万元,并于5月20日发放。(8)2004年度,乙公司接受捐赠并进行会计处理后,资本公积增加了1200万元。(9)2004年度,乙公司发生净亏损4000万元。(10)2004年12月31日,甲公司对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发生减值,可收回金额为7800万元。假定:①甲公司初始投资和追加投资产生的股权投资借方差额分别按10年于年末平均摊销;②不考虑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由成本法转为权益法追溯调整时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对所得税的影响;③除上述交易或事项外,乙公司未发生导致其所有者权益发生变动的其他交易或事项;④甲公司和乙公司适用相同的所得税税率。要求:编制甲公司2004年1月1日追加投资的会计分录。

答案: 正确答案:编制甲公司2004年1月1日追加投资的会计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投资成本) 6 400 贷:银行...
问答题

(2005年考试真题)甲股份有限公司(以简称甲公司)2002年至2004年投资业务有关的资料如下:(1)2002年1月1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3300万元从二级市场购入乙公司股票2000万股,进行长期投资,不考虑相关税费。购入后,甲公司持有乙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10%,对乙公司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没有重大影响。2002年1月1日,乙公司所有者权益为28000万元。(2)2002年5月10日,乙公司宣告发放2001年度现金股利2000万元,并于5月25日发放。(3)2002年度,乙公司实现净利润l300万元。(4)2003年5月11日,乙公司宣告发放2002年度现金股利600万元,并于5月26日发放。(5)2003年,乙公司实现净利润2000万元。(6)2004年1月1日,甲公司又以银行存款6400万元从二级市场购人乙公司股票4000万股,进行长期投资,不考虑相关税费。甲公司占乙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比例由10%增加到30%,对乙公司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有重大影响。2004年1月1日,乙公司所有者权益为28700万元。(7)2004年5月5日,乙公司宣告发放2003年度现金股利1000万元,并于5月20日发放。(8)2004年度,乙公司接受捐赠并进行会计处理后,资本公积增加了1200万元。(9)2004年度,乙公司发生净亏损4000万元。(10)2004年12月31日,甲公司对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发生减值,可收回金额为7800万元。假定:①甲公司初始投资和追加投资产生的股权投资借方差额分别按10年于年末平均摊销;②不考虑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由成本法转为权益法追溯调整时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对所得税的影响;③除上述交易或事项外,乙公司未发生导致其所有者权益发生变动的其他交易或事项;④甲公司和乙公司适用相同的所得税税率。要求:编制甲公司上述(7)、(8)、(9)、(10)业务相关的会计分录。(“长期股权投资”和“利润分配”科目均要求写出明细科目;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答案: 正确答案:事项(7): 借:应收股利 300 贷: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投资成本) 300 借:银行存款 300 贷:...
问答题

(2004年考试真题)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2001年至2003年投资业务有关的资料如下:(1)2001年1月1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6100万元,购入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乙公司)股票,占乙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25%,对乙公司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具有重大影响。不考虑相关费用。2001年1月1日,乙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为24200万元。(2)2001年5月2日,乙公司宣告发放2000年度的现金股利600万元,并于2001年5月26日实际发放。(3)2001年度,乙公司实现净利润3800万元。(4)2002年5月10日,乙公司发现2001年漏记了本应计入当年损益的费用100万元(具有重大影响),其累计影响净利润的数额为67万元。(5)2002年度,乙公司发生净亏损1900万元。(6)2002年12月31日,因乙公司发生严重财务困难,甲公司预计对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可收回金额为5000万元。(7)2003年5月,乙公司获得债权人豁免其债务并进行会计处理后,增加资本公积1000万元。(8)2003年9月3日,甲公司与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丙公司)签订协议,将其所持有乙公司的25%的股权全部转让给丙公司。股权转让协议如下:①股权转让协议在经甲公司和丙公司的临时股东大会批准后生效;②股权转让价款总额为6000万元,协议生效日丙公司支付股权转让价款总额的90%,股权过户手续办理完成时支付股权转让价款总额的10%。2003年10月31日,甲公司和丙公司分别召开临时股东大会批准了上述股权转让协议。当日,甲公司收到丙公司支付的股权转让价款总额的90%。截止2003年12月31日,上述股权转让的过户手续尚未办理完毕。(9)2003年度,乙公司实现净利润1000万元,其中1月至10月份实现净利润800万元。假定:①甲公司对股权投资差额按10年平均摊销;②甲公司计提法定盈余公积和法定公益金的比例均为10%;③除上述交易或事项外,乙公司未发生导致其所有者权益发生变动的其他交易或事项。要求:编制甲公司2001年至2003年投资业务相关的会计分录。(“长期股权投资”科目要求写出明细科目;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答案: 正确答案: (1)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投资成本) 6 100 贷:银行存款 6 100 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
问答题

(2002年考试真题)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2000年至2001年对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乙公司)投资业务的有关资料如下:(1)2000年3月1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2000万元购入乙公司股份,另支付相关税费10万元。甲公司持有的股份占乙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20%,对乙公司的财务和经营决策具有重大影响,并准备长期持有该股份。甲公司股权投资差额按5年的期限平均摊销。2000年3月1日,乙公司的股东权益总额为9150万元,其中股本为5000万元,资本公积为1800万元,盈余公积为1200万元,未分配利润为1150万元(其中100万元为2000年1至2月份实现的净利润)。(2)2000年5月1日,乙公司宣告分派1999年度的现金股利100万元。(3)2000年6月10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分派的1999年度现金股利。(4)2000年11月1日,乙公司接受丙企业捐赠的一项新的不需安装的固定资产。乙公司未从捐赠方取得有关该固定资产价值的原始凭据,该固定资产当时在市场上的售价为200万元(含增值税额)。乙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5)2000年度,乙公司实现净利润400万元。(6)2001年5月2日,乙公司召开股东大会,审议董事会于2001年4月1日提出的2000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方案为: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按净利润的5%提取法定公益金;分配现金股利100万元。该利润分配方案于当日对外公布。乙公司董事会原提交股东大会审议的利润分配方案为: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按净利润的5%提取法定公益金;不分配现金股利。(7)2001年,乙公司发生净亏损500万元。(8)2001年12月31日,由于乙公司当年发生亏损,甲公司对乙公司投资的预计可收回金额降至1790.8万元。要求:编制甲公司对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分录。(“长期股权投资”和“资本公积”科目要求写出明细科目;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答案: 正确答案: (1)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投资成本) 2 010 贷:银行存款 2 010 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
问答题

(2001年考试真题)华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丽公司)为上市公司,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该公司按净利润的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假定不考虑计提法定公益金),20×3年的财务会计报告于20×4年4月10日经批准对外报出。该公司20×3年12月31日编制的资产负债表(简表)、利润及利润分配表(简表)如表2—5—1和表2—5—2:


华丽公司20×4年1月1日至4月10日发生如下事项:(1)华丽公司从20×2年1月1日起对华贸公司投资,其投资占华贸公司股份的25%,并具有重大影响,该项投资成本为500万元,采用成本法核算。20×4年1月1日,华丽公司根据会计制度规定,自20×3年1月1日起对该项投资改按权益法核算,并进行追溯调整。股权投资差额按10年平均摊销。华贸公司20×2年1月1日的所有者权益为1500万元,20×2年度实现净利润为400万元;20×3年度实现净利润为500万元(假定华贸公司实现的净利润均由投资者所享有,其实现的净利润未分配给投资者;除净利润外,所有者权益未发生其他增减变动)。(2)20×3年12月20日,华丽公司与甲企业签订购货合同,以甲企业购入某商品,价格为10000万元(不含增值税)。12月30日,鉴于乙企业的同种商品价格更加优惠,华丽公司改从乙企业购入该种商品。为此,甲企业根据合同规定于20×3年12月31日要求华丽公司支付违约金120万元。华丽公司在编制20×3年度会计报表时,未预计该事项可能造成的损失。双方于20×4年1月5日达成协议,由华丽公司支付给甲企业100万元违约金,该款项尚未支付。(3)华丽公司20×4年1月5日销售的产品,因质量问题被客户退货,并同时收到退回的原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退回的产品已入库,其售价为300万元(不含增值税)销售成本为120万元。(4)华丽公司20×4年3月2日收到通知,被告知某企业已破产清算,估计该企业所欠华丽公司的200万元账款全部无法收回。该企业因长期经营不善,连续发生巨额亏损,20×3年12月31日已资不抵债。华丽公司在20×3年12月31日对该笔应收账款计提了40%的坏账准备。要求:编制上述第(2)、(3)、(4)项事项与20×3年度会计报表有关的调整分录(要求写出有关科目的明细科目。涉及调整盈余公积内容的,应分别每笔事项编制调整分录,上述调整分录均不考虑所得税调整因素)。

答案: 正确答案:编制2003年度会计报表有关的调整分录: 对于事项(2)的会计处理: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营业外支出 10...
问答题

(2001年考试真题)华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丽公司)为上市公司,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该公司按净利润的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假定不考虑计提法定公益金),20×3年的财务会计报告于20×4年4月10日经批准对外报出。该公司20×3年12月31日编制的资产负债表(简表)、利润及利润分配表(简表)如表2—5—1和表2—5—2:


华丽公司20×4年1月1日至4月10日发生如下事项:(1)华丽公司从20×2年1月1日起对华贸公司投资,其投资占华贸公司股份的25%,并具有重大影响,该项投资成本为500万元,采用成本法核算。20×4年1月1日,华丽公司根据会计制度规定,自20×3年1月1日起对该项投资改按权益法核算,并进行追溯调整。股权投资差额按10年平均摊销。华贸公司20×2年1月1日的所有者权益为1500万元,20×2年度实现净利润为400万元;20×3年度实现净利润为500万元(假定华贸公司实现的净利润均由投资者所享有,其实现的净利润未分配给投资者;除净利润外,所有者权益未发生其他增减变动)。(2)20×3年12月20日,华丽公司与甲企业签订购货合同,以甲企业购入某商品,价格为10000万元(不含增值税)。12月30日,鉴于乙企业的同种商品价格更加优惠,华丽公司改从乙企业购入该种商品。为此,甲企业根据合同规定于20×3年12月31日要求华丽公司支付违约金120万元。华丽公司在编制20×3年度会计报表时,未预计该事项可能造成的损失。双方于20×4年1月5日达成协议,由华丽公司支付给甲企业100万元违约金,该款项尚未支付。(3)华丽公司20×4年1月5日销售的产品,因质量问题被客户退货,并同时收到退回的原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退回的产品已入库,其售价为300万元(不含增值税)销售成本为120万元。(4)华丽公司20×4年3月2日收到通知,被告知某企业已破产清算,估计该企业所欠华丽公司的200万元账款全部无法收回。该企业因长期经营不善,连续发生巨额亏损,20×3年12月31日已资不抵债。华丽公司在20×3年12月31日对该笔应收账款计提了40%的坏账准备。要求:根据上述经济业务,调整20×3年度已编制的资产负债表的年初、年末有关项目的数据,以及利润及利润分配表的有关数据,并将需要调整部分的报表项目调整后的金额填入下列空表内。(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答案: 正确答案:调整2003年度会计报表的有关数据(见表2一5—4和表2—5—5):
问答题

(2010年考试真题)甲公司为上市公司,2008年度、2009年度与长期股权投资业务有关的资料如下:(1)2008年度有关资料:①1月1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4000万元和公允价值为3000万元的专利技术(成本为3200万元,累计摊销为640万元),从乙公司其他股东受让取得该公司15%的有表决权股份,对乙公司不具有重大影响,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核算。乙公司股份在活跃市场中无报价,且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此前,甲公司与乙公司及其股东之间不存在关联方关系。当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均为40000万元。②2月25日,乙公司宣告分派上年度现金股利4000万元;3月1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分派的现金股利,款项存人银行。③乙公司2008年度实现净利润4700万元。(2)2009年度有关资料:①1月1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4500万元从乙公司其他股东受让取得该公司10%的股份,并向乙公司派出一名董事。当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40860万元;X存货的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分别为1200万元和1360万元;其他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同。②3月28日,乙公司宣告分派上年度现金股利3800万元;4月1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分派的现金股利,款项存入银行。③12月31日,乙公司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增加200万元,乙公司已将其计入资本公积。④至12月31日,乙公司在1月1日持有的X存货已有50%对外出售。⑤乙公司2009年度实现净利润5000万元。其他相关资料:甲公司与乙公司采用的会计期间和会计政策相同;均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甲公司对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在2008年末和2009年末均未出现减值迹象;不考虑所得税等其他因素。要求:分别指出甲公司2008年度和2009年度对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的核算方法。

答案: 正确答案:2008年甲公司取得乙公司15%的股权,不具有重大影响,采用成本法核算;2009年追加持有10%(合计25%)...
问答题

(2007年考试真题)甲上市公司为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实现生产经营的互补,2007年1月合并了乙公司。甲公司与乙公司均为增值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除特别注明外,产品销售价格均为不含增值税的公允价值。有关情况如下:(1)2007年1月1日,甲公司通过发行2000万普通股(每股面值1元,市价为4.2元)取得了乙公司80%的股权,并于当日开始对乙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实施控制。①合并前,甲、乙公司之间不存在任何关联方关系。②2007年1月1日,乙公司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相同,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及账面价值的总额均为9000万元(见乙公司所有者权益简表)。③乙公司2007年实现净利润900万元,除实现净利润外,未发生其他影响所有者权益变动的交易或事项,当年度也未向投资者分配利润。2007年12月31日所有者权益总额为9900万元(见表2—5—3)。
(2)2007年甲、乙公司发生的内部交易或事项如下:①2月15日,甲公司以每件4万元的价格自乙公司购入200件A商品,款项于6月30日支付,乙公司A商品的成本为每件2.8万元。至2007年12月31日,该批商品已售出80%,销售价格为每件4.3万元。②4月26日,乙公司以面值公开发行一次还本利息的企业债券,甲公司购入600万元,取得后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假定甲公司及乙公司均未发生与该债券相关的交易费用)因实际利率与票面利率相差较小,甲公司采用票面利率来计算确认2007年利息收入23万元,计入持有至到期投资账面价值。乙公司将与该债券相关的利息支出计入财务费用,其中与甲公司所持有部分相对应的金额为23万元。③6月29日,甲公司出售一件产品给乙公司作为管理用固定资产使用,该产品在甲公司的成本为600万元,销售给乙公司的售价为720万元,乙公司取得该固定资产后,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按照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0,假定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折旧方法及净残值与会计规定相同。至2007年12月31日,乙公司尚未支付该购入设备款,甲公司对该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36万元。④1月1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协议,自当日起有偿使用乙公司的某块场地,使用期1年,使用费用为60万元,款项于当日支付,乙公司不提供任何后续服务。甲公司将该使用费作为管理费用核算。乙公司将该使用费收入全部作为其他业务收入。⑤甲公司于2007年12月26日与乙公司签订商品购销合同,并于当日支付合同预付款180万元。至2007年12月31日,乙公司尚未供货。(3)其他有关资料。①不考虑甲公司发行股票过程中的交易费用。②甲、乙公司均按照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③本题中涉及的有关资产均未出现减值迹象。④本题中甲公司及乙公司均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费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对于与抵消的内部交易相关的递延所得税,不要求进行调整。要求:判断上述企业合并的类型(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或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并说明原因。

答案: 正确答案:属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因甲、乙公司在合并前不存在任何关联方关系。
问答题

(2010年考试真题)甲公司为上市公司,2008年度、2009年度与长期股权投资业务有关的资料如下:(1)2008年度有关资料:①1月1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4000万元和公允价值为3000万元的专利技术(成本为3200万元,累计摊销为640万元),从乙公司其他股东受让取得该公司15%的有表决权股份,对乙公司不具有重大影响,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核算。乙公司股份在活跃市场中无报价,且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此前,甲公司与乙公司及其股东之间不存在关联方关系。当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均为40000万元。②2月25日,乙公司宣告分派上年度现金股利4000万元;3月1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分派的现金股利,款项存人银行。③乙公司2008年度实现净利润4700万元。(2)2009年度有关资料:①1月1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4500万元从乙公司其他股东受让取得该公司10%的股份,并向乙公司派出一名董事。当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40860万元;X存货的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分别为1200万元和1360万元;其他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同。②3月28日,乙公司宣告分派上年度现金股利3800万元;4月1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分派的现金股利,款项存入银行。③12月31日,乙公司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增加200万元,乙公司已将其计入资本公积。④至12月31日,乙公司在1月1日持有的X存货已有50%对外出售。⑤乙公司2009年度实现净利润5000万元。其他相关资料:甲公司与乙公司采用的会计期间和会计政策相同;均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甲公司对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在2008年末和2009年末均未出现减值迹象;不考虑所得税等其他因素。要求:编制甲公司2008年度与长期股权投资业务有关的会计分录。

答案: 正确答案:2008年1月1日: 借:长期股权投资 7 000 累计摊销 640 贷:无形资产 3 200 银行存款 4 ...
问答题

(2007年考试真题)甲上市公司为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实现生产经营的互补,2007年1月合并了乙公司。甲公司与乙公司均为增值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除特别注明外,产品销售价格均为不含增值税的公允价值。有关情况如下:(1)2007年1月1日,甲公司通过发行2000万普通股(每股面值1元,市价为4.2元)取得了乙公司80%的股权,并于当日开始对乙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实施控制。①合并前,甲、乙公司之间不存在任何关联方关系。②2007年1月1日,乙公司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相同,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及账面价值的总额均为9000万元(见乙公司所有者权益简表)。③乙公司2007年实现净利润900万元,除实现净利润外,未发生其他影响所有者权益变动的交易或事项,当年度也未向投资者分配利润。2007年12月31日所有者权益总额为9900万元(见表2—5—3)。
(2)2007年甲、乙公司发生的内部交易或事项如下:①2月15日,甲公司以每件4万元的价格自乙公司购入200件A商品,款项于6月30日支付,乙公司A商品的成本为每件2.8万元。至2007年12月31日,该批商品已售出80%,销售价格为每件4.3万元。②4月26日,乙公司以面值公开发行一次还本利息的企业债券,甲公司购入600万元,取得后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假定甲公司及乙公司均未发生与该债券相关的交易费用)因实际利率与票面利率相差较小,甲公司采用票面利率来计算确认2007年利息收入23万元,计入持有至到期投资账面价值。乙公司将与该债券相关的利息支出计入财务费用,其中与甲公司所持有部分相对应的金额为23万元。③6月29日,甲公司出售一件产品给乙公司作为管理用固定资产使用,该产品在甲公司的成本为600万元,销售给乙公司的售价为720万元,乙公司取得该固定资产后,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按照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0,假定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折旧方法及净残值与会计规定相同。至2007年12月31日,乙公司尚未支付该购入设备款,甲公司对该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36万元。④1月1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协议,自当日起有偿使用乙公司的某块场地,使用期1年,使用费用为60万元,款项于当日支付,乙公司不提供任何后续服务。甲公司将该使用费作为管理费用核算。乙公司将该使用费收入全部作为其他业务收入。⑤甲公司于2007年12月26日与乙公司签订商品购销合同,并于当日支付合同预付款180万元。至2007年12月31日,乙公司尚未供货。(3)其他有关资料。①不考虑甲公司发行股票过程中的交易费用。②甲、乙公司均按照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③本题中涉及的有关资产均未出现减值迹象。④本题中甲公司及乙公司均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费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对于与抵消的内部交易相关的递延所得税,不要求进行调整。要求:确定甲公司对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并编制确认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分录。

答案: 正确答案:在非同一控制下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合并方对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合并对价的,以其公允价值作为合并成本,超出被合并方...
问答题

(2010年考试真题)甲公司为上市公司,2008年度、2009年度与长期股权投资业务有关的资料如下:(1)2008年度有关资料:①1月1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4000万元和公允价值为3000万元的专利技术(成本为3200万元,累计摊销为640万元),从乙公司其他股东受让取得该公司15%的有表决权股份,对乙公司不具有重大影响,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核算。乙公司股份在活跃市场中无报价,且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此前,甲公司与乙公司及其股东之间不存在关联方关系。当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均为40000万元。②2月25日,乙公司宣告分派上年度现金股利4000万元;3月1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分派的现金股利,款项存人银行。③乙公司2008年度实现净利润4700万元。(2)2009年度有关资料:①1月1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4500万元从乙公司其他股东受让取得该公司10%的股份,并向乙公司派出一名董事。当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40860万元;X存货的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分别为1200万元和1360万元;其他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同。②3月28日,乙公司宣告分派上年度现金股利3800万元;4月1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分派的现金股利,款项存入银行。③12月31日,乙公司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增加200万元,乙公司已将其计入资本公积。④至12月31日,乙公司在1月1日持有的X存货已有50%对外出售。⑤乙公司2009年度实现净利润5000万元。其他相关资料:甲公司与乙公司采用的会计期间和会计政策相同;均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甲公司对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在2008年末和2009年末均未出现减值迹象;不考虑所得税等其他因素。要求:编制甲公司2009年度与长期股权投资业务有关的会计分录。(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答案: 正确答案:2009年1月1日: 借:长期股权投资 4 500 贷:银行存款 4 500 原投资时投资成本7 000万元大...
问答题

(2007年考试真题)甲上市公司为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实现生产经营的互补,2007年1月合并了乙公司。甲公司与乙公司均为增值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除特别注明外,产品销售价格均为不含增值税的公允价值。有关情况如下:(1)2007年1月1日,甲公司通过发行2000万普通股(每股面值1元,市价为4.2元)取得了乙公司80%的股权,并于当日开始对乙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实施控制。①合并前,甲、乙公司之间不存在任何关联方关系。②2007年1月1日,乙公司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相同,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及账面价值的总额均为9000万元(见乙公司所有者权益简表)。③乙公司2007年实现净利润900万元,除实现净利润外,未发生其他影响所有者权益变动的交易或事项,当年度也未向投资者分配利润。2007年12月31日所有者权益总额为9900万元(见表2—5—3)。
(2)2007年甲、乙公司发生的内部交易或事项如下:①2月15日,甲公司以每件4万元的价格自乙公司购入200件A商品,款项于6月30日支付,乙公司A商品的成本为每件2.8万元。至2007年12月31日,该批商品已售出80%,销售价格为每件4.3万元。②4月26日,乙公司以面值公开发行一次还本利息的企业债券,甲公司购入600万元,取得后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假定甲公司及乙公司均未发生与该债券相关的交易费用)因实际利率与票面利率相差较小,甲公司采用票面利率来计算确认2007年利息收入23万元,计入持有至到期投资账面价值。乙公司将与该债券相关的利息支出计入财务费用,其中与甲公司所持有部分相对应的金额为23万元。③6月29日,甲公司出售一件产品给乙公司作为管理用固定资产使用,该产品在甲公司的成本为600万元,销售给乙公司的售价为720万元,乙公司取得该固定资产后,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按照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0,假定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折旧方法及净残值与会计规定相同。至2007年12月31日,乙公司尚未支付该购入设备款,甲公司对该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36万元。④1月1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协议,自当日起有偿使用乙公司的某块场地,使用期1年,使用费用为60万元,款项于当日支付,乙公司不提供任何后续服务。甲公司将该使用费作为管理费用核算。乙公司将该使用费收入全部作为其他业务收入。⑤甲公司于2007年12月26日与乙公司签订商品购销合同,并于当日支付合同预付款180万元。至2007年12月31日,乙公司尚未供货。(3)其他有关资料。①不考虑甲公司发行股票过程中的交易费用。②甲、乙公司均按照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③本题中涉及的有关资产均未出现减值迹象。④本题中甲公司及乙公司均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费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对于与抵消的内部交易相关的递延所得税,不要求进行调整。要求:确定甲公司对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在2007年12月31日的账面价值。

答案: 正确答案:甲对乙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2007年年末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仍为8400万元。
问答题

(2007年考试真题)甲上市公司为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实现生产经营的互补,2007年1月合并了乙公司。甲公司与乙公司均为增值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除特别注明外,产品销售价格均为不含增值税的公允价值。有关情况如下:(1)2007年1月1日,甲公司通过发行2000万普通股(每股面值1元,市价为4.2元)取得了乙公司80%的股权,并于当日开始对乙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实施控制。①合并前,甲、乙公司之间不存在任何关联方关系。②2007年1月1日,乙公司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相同,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及账面价值的总额均为9000万元(见乙公司所有者权益简表)。③乙公司2007年实现净利润900万元,除实现净利润外,未发生其他影响所有者权益变动的交易或事项,当年度也未向投资者分配利润。2007年12月31日所有者权益总额为9900万元(见表2—5—3)。
(2)2007年甲、乙公司发生的内部交易或事项如下:①2月15日,甲公司以每件4万元的价格自乙公司购入200件A商品,款项于6月30日支付,乙公司A商品的成本为每件2.8万元。至2007年12月31日,该批商品已售出80%,销售价格为每件4.3万元。②4月26日,乙公司以面值公开发行一次还本利息的企业债券,甲公司购入600万元,取得后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假定甲公司及乙公司均未发生与该债券相关的交易费用)因实际利率与票面利率相差较小,甲公司采用票面利率来计算确认2007年利息收入23万元,计入持有至到期投资账面价值。乙公司将与该债券相关的利息支出计入财务费用,其中与甲公司所持有部分相对应的金额为23万元。③6月29日,甲公司出售一件产品给乙公司作为管理用固定资产使用,该产品在甲公司的成本为600万元,销售给乙公司的售价为720万元,乙公司取得该固定资产后,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按照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0,假定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折旧方法及净残值与会计规定相同。至2007年12月31日,乙公司尚未支付该购入设备款,甲公司对该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36万元。④1月1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协议,自当日起有偿使用乙公司的某块场地,使用期1年,使用费用为60万元,款项于当日支付,乙公司不提供任何后续服务。甲公司将该使用费作为管理费用核算。乙公司将该使用费收入全部作为其他业务收入。⑤甲公司于2007年12月26日与乙公司签订商品购销合同,并于当日支付合同预付款180万元。至2007年12月31日,乙公司尚未供货。(3)其他有关资料。①不考虑甲公司发行股票过程中的交易费用。②甲、乙公司均按照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③本题中涉及的有关资产均未出现减值迹象。④本题中甲公司及乙公司均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费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对于与抵消的内部交易相关的递延所得税,不要求进行调整。要求:编制甲公司2007年12月31日合并乙公司财务报表对长期股权投资的调整分录。

答案: 正确答案:借:长期股权投资——乙(损益调整) 720 贷:投资收益 720
问答题

(2007年考试真题)甲上市公司为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实现生产经营的互补,2007年1月合并了乙公司。甲公司与乙公司均为增值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除特别注明外,产品销售价格均为不含增值税的公允价值。有关情况如下:(1)2007年1月1日,甲公司通过发行2000万普通股(每股面值1元,市价为4.2元)取得了乙公司80%的股权,并于当日开始对乙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实施控制。①合并前,甲、乙公司之间不存在任何关联方关系。②2007年1月1日,乙公司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相同,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及账面价值的总额均为9000万元(见乙公司所有者权益简表)。③乙公司2007年实现净利润900万元,除实现净利润外,未发生其他影响所有者权益变动的交易或事项,当年度也未向投资者分配利润。2007年12月31日所有者权益总额为9900万元(见表2—5—3)。
(2)2007年甲、乙公司发生的内部交易或事项如下:①2月15日,甲公司以每件4万元的价格自乙公司购入200件A商品,款项于6月30日支付,乙公司A商品的成本为每件2.8万元。至2007年12月31日,该批商品已售出80%,销售价格为每件4.3万元。②4月26日,乙公司以面值公开发行一次还本利息的企业债券,甲公司购入600万元,取得后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假定甲公司及乙公司均未发生与该债券相关的交易费用)因实际利率与票面利率相差较小,甲公司采用票面利率来计算确认2007年利息收入23万元,计入持有至到期投资账面价值。乙公司将与该债券相关的利息支出计入财务费用,其中与甲公司所持有部分相对应的金额为23万元。③6月29日,甲公司出售一件产品给乙公司作为管理用固定资产使用,该产品在甲公司的成本为600万元,销售给乙公司的售价为720万元,乙公司取得该固定资产后,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按照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0,假定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折旧方法及净残值与会计规定相同。至2007年12月31日,乙公司尚未支付该购入设备款,甲公司对该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36万元。④1月1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协议,自当日起有偿使用乙公司的某块场地,使用期1年,使用费用为60万元,款项于当日支付,乙公司不提供任何后续服务。甲公司将该使用费作为管理费用核算。乙公司将该使用费收入全部作为其他业务收入。⑤甲公司于2007年12月26日与乙公司签订商品购销合同,并于当日支付合同预付款180万元。至2007年12月31日,乙公司尚未供货。(3)其他有关资料。①不考虑甲公司发行股票过程中的交易费用。②甲、乙公司均按照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③本题中涉及的有关资产均未出现减值迹象。④本题中甲公司及乙公司均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费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对于与抵消的内部交易相关的递延所得税,不要求进行调整。要求:编制甲公司2007年12月31日合并乙公司财务报表的抵消分录。(不要求编制与合并现金流量表相关的抵消分录,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答案: 正确答案:合并报表抵消分录: ①借:营业收入: 800 贷:营业成本 752 存货 48 ②借:应付债券: 623 贷:...
微信扫码免费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