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实务真题)根据《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管理暂行规定》,出版社新调入一位已具备中级专业(非出版专业)技术职务的工作人员,如果他要担任责任编辑,必须( )。
(2015年真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汉语文出版物中需要使用外国语言文字的,应当用( )作必要的注释。
(2006年真题)为宣传出版社形象,X出版社社长办公会议决定由青年读物编辑室主任Z根据社里的资料,以X出版社的名义撰写《X出版社的畅销书战略》一文,社长Y向Z谈了文章的大致要点,后又对该文作了修改。如无其他约定,该文的著作权属于( )。
(2009年真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我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 )。
(2010年)《出版管理条例》规定,境外委托印刷或者复制的出版物的内容,应当经( )审核。
(2006年真题)《出版管理条例》和《印刷业管理条例》未涉及的印制制度是( )。
(2011年真题)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 )。
(2008年真题)根据《出版管理条例》,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
(2006年真题)根据《图书质量保障体系》的规定,出版社的( )对本版图书的广告质量负全部责任。
(2003年实务真题)凡跨省印制的图书,由出版社持( )到所在地省级新闻出版局办理出省印制手续,再到承印厂所在地省级新闻出版局办理进省印制手续。
(2006年真题)书号使用总量宏观调控制度属于出版管理宏观调控机制系统中的( )机制。
(2008年真题)下列各种机制中,不属于出版管理宏观调控机制的是( )。
(2011年真题)进行图书编辑编校质量检查时,对每种图书至少应检查内容(或页码)连续的( )字,而对全书总字数不足该数量的图书应检查全书。
(2008年真题)根据《图书质量管理规定》,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2013年真题)根据《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图书中出现逻辑性差错,每处计( )差错。
(2013年真题)对一本图书抽取内容连续的10万字,进行编校质量检查,发现前言有1个别字,注释中有简化字、繁体字混用的差错2处,则此书的差错率为( )。
(2010年真题)《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所称批发,是指( )。
(2009年真题)我国对出版物发行单位的设立实行( )制度。
(2008年真题)申请设立出版物批发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申请从事出版物批发业务,须向( )提交规定的申请材料。
(2007年真题)某文化工作室策划选题和组稿后,与F出版社签订出版合同,将出版该书所需生产费用划入F出版社账户,并由工作室负责印制和包销该书。F出版社以本社的书号出版该书。F出版社的行为属于( )。
(2014年真题)下列材料中,责任编辑首次注册不需要提交的是( )。
(2010年真题)已经注册持有责任编辑证书的人员,若因违法而受到刑事处罚,将被注销责任编辑证书,并且( )不得从事出版专业技术工作。
(2014年真题)据《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管理规定》,因违反出版法规而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出版专业技术人员( )。
(2009年真题)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人员,如要报考出版专业中级职业资格,必须( )。
(2009年真题)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实行定期续展登记制度,每( )续展登记一次。
图书、音像、电子、报纸、期刊出版单位以外的其他单位从事网络出版服务不必具备的条件是( )。
网络出版服务单位暂缓年度核验的期限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出版行政主管部门确定,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备案,最长不得超过(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