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背景: 某公司中标承建中压A燃气管线工程,管道直径DN300mm,长16km,合同价2600万元。 管道沟槽开挖过程中,遇到地质勘查时未探明的废弃砖沟,经现场监理工程师口头同意,施工项目部组织人员、机具及时清除了砖沟,进行换填级配砂石处理,使工程增加了合同外的工作量。项目部就此向发包方提出计量支付,遭到计量工程师拒绝。监理工程师在工程检查中发现:(1)现场正在焊接作业的两名焊工是公司临时增援人员,均已在公司总部从事管理岗位半年以上;(2)管道准备连接施焊的数个坡口处有油渍等杂物。 检查后向项目部发出整改通知。 问题:指正项目部处理废弃砖沟在程序上的不妥当之处。

答案: 正确答案:不妥当之处:“管道沟槽开挖过程中,遇到地质勘查时未探明的废弃砖沟,经现场监理工程师口头同意,施工项目部组织人员...
题目列表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问答题

背景: 某大型顶进箱涵工程为三孔箱涵,箱涵总跨度22m,高5m,总长度33.66m,共分三节,需穿越5条既有铁路站场线;采用钢板桩后背,箱涵前设钢刃脚,箱涵顶板上表面位于地面下0.6m,箱涵穿越处有一条自来水管需保护。地下水位于地面下3m。箱涵预制工作坑土质为粉质黏土,采用放坡开挖和真空井点降水。 项目部编制了轨道加固方案,采用轨束梁加固线路,以保障列车按正常速度行驶;制定了顶进时对桥(涵)体各部位的测量监控方案,经项目部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按原进度计划,箱涵顶进在雨期前施工完成。开工后,由于工作坑施工缓慢,进度严重拖后。预制箱涵达到设计强度并已完成现场线路加固后,顶进施工已进入雨期。项目部加强了降(排)水工作后开始顶进施工。为抢进度保工期,采用轮式装载机直接开入箱涵孔内铲挖开挖面土体,控制开挖面坡度为1:0.65,钢刃脚进土50mm;根据土质确定挖土进尺为0.5m,并且在列车运营过程中连续顶进。 箱涵顶进接近正常运营的第一条线路时,遇一场大雨。第二天正在进行顶进施工时,开挖面坍塌,造成了安全事故。 问题:本工程工作坑降水井宜如何布置根据背景资料,在顶进作业前应做哪些降、排水工作

答案: 正确答案:根据背景资料介绍,箱涵工作坑属面状基坑,降水井宜在坑外缘呈门形布置,在箱涵顶进方向留出缺口.降水井应距坡线1~...
问答题

背景: 某大型顶进箱涵工程为三孔箱涵,箱涵总跨度22m,高5m,总长度33.66m,共分三节,需穿越5条既有铁路站场线;采用钢板桩后背,箱涵前设钢刃脚,箱涵顶板上表面位于地面下0.6m,箱涵穿越处有一条自来水管需保护。地下水位于地面下3m。箱涵预制工作坑土质为粉质黏土,采用放坡开挖和真空井点降水。 项目部编制了轨道加固方案,采用轨束梁加固线路,以保障列车按正常速度行驶;制定了顶进时对桥(涵)体各部位的测量监控方案,经项目部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按原进度计划,箱涵顶进在雨期前施工完成。开工后,由于工作坑施工缓慢,进度严重拖后。预制箱涵达到设计强度并已完成现场线路加固后,顶进施工已进入雨期。项目部加强了降(排)水工作后开始顶进施工。为抢进度保工期,采用轮式装载机直接开入箱涵孔内铲挖开挖面土体,控制开挖面坡度为1:0.65,钢刃脚进土50mm;根据土质确定挖土进尺为0.5m,并且在列车运营过程中连续顶进。 箱涵顶进接近正常运营的第一条线路时,遇一场大雨。第二天正在进行顶进施工时,开挖面坍塌,造成了安全事故。 问题:箱涵穿越自来水管线时可采用哪些保护方法

答案: 正确答案:箱涵穿越自来水管线时可采用暴露管线和加强施工监测的保护法。
问答题

背景: 某大型顶进箱涵工程为三孔箱涵,箱涵总跨度22m,高5m,总长度33.66m,共分三节,需穿越5条既有铁路站场线;采用钢板桩后背,箱涵前设钢刃脚,箱涵顶板上表面位于地面下0.6m,箱涵穿越处有一条自来水管需保护。地下水位于地面下3m。箱涵预制工作坑土质为粉质黏土,采用放坡开挖和真空井点降水。 项目部编制了轨道加固方案,采用轨束梁加固线路,以保障列车按正常速度行驶;制定了顶进时对桥(涵)体各部位的测量监控方案,经项目部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按原进度计划,箱涵顶进在雨期前施工完成。开工后,由于工作坑施工缓慢,进度严重拖后。预制箱涵达到设计强度并已完成现场线路加固后,顶进施工已进入雨期。项目部加强了降(排)水工作后开始顶进施工。为抢进度保工期,采用轮式装载机直接开入箱涵孔内铲挖开挖面土体,控制开挖面坡度为1:0.65,钢刃脚进土50mm;根据土质确定挖土进尺为0.5m,并且在列车运营过程中连续顶进。 箱涵顶进接近正常运营的第一条线路时,遇一场大雨。第二天正在进行顶进施工时,开挖面坍塌,造成了安全事故。 问题:指出项目部编制的轨道加固与测量监控方案及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并写出正确做法。

答案: 正确答案:存在如下问题: (1)大型箱涵穿越,对铁路站线采用轨束梁加同: (2)仅对箱涵各部位监控量测; (3)方案批准...
问答题

背景: 某大型顶进箱涵工程为三孔箱涵,箱涵总跨度22m,高5m,总长度33.66m,共分三节,需穿越5条既有铁路站场线;采用钢板桩后背,箱涵前设钢刃脚,箱涵顶板上表面位于地面下0.6m,箱涵穿越处有一条自来水管需保护。地下水位于地面下3m。箱涵预制工作坑土质为粉质黏土,采用放坡开挖和真空井点降水。 项目部编制了轨道加固方案,采用轨束梁加固线路,以保障列车按正常速度行驶;制定了顶进时对桥(涵)体各部位的测量监控方案,经项目部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按原进度计划,箱涵顶进在雨期前施工完成。开工后,由于工作坑施工缓慢,进度严重拖后。预制箱涵达到设计强度并已完成现场线路加固后,顶进施工已进入雨期。项目部加强了降(排)水工作后开始顶进施工。为抢进度保工期,采用轮式装载机直接开入箱涵孔内铲挖开挖面土体,控制开挖面坡度为1:0.65,钢刃脚进土50mm;根据土质确定挖土进尺为0.5m,并且在列车运营过程中连续顶进。 箱涵顶进接近正常运营的第一条线路时,遇一场大雨。第二天正在进行顶进施工时,开挖面坍塌,造成了安全事故。 问题:结合项目部进度控制中的问题指出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答案: 正确答案:项目部应制定月、旬(周)施工进度实施性计划,逐级落实施工进度计划,最终通过施工任务书由班组实施;应监督进度计划...
问答题

背景: 某大型顶进箱涵工程为三孔箱涵,箱涵总跨度22m,高5m,总长度33.66m,共分三节,需穿越5条既有铁路站场线;采用钢板桩后背,箱涵前设钢刃脚,箱涵顶板上表面位于地面下0.6m,箱涵穿越处有一条自来水管需保护。地下水位于地面下3m。箱涵预制工作坑土质为粉质黏土,采用放坡开挖和真空井点降水。 项目部编制了轨道加固方案,采用轨束梁加固线路,以保障列车按正常速度行驶;制定了顶进时对桥(涵)体各部位的测量监控方案,经项目部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按原进度计划,箱涵顶进在雨期前施工完成。开工后,由于工作坑施工缓慢,进度严重拖后。预制箱涵达到设计强度并已完成现场线路加固后,顶进施工已进入雨期。项目部加强了降(排)水工作后开始顶进施工。为抢进度保工期,采用轮式装载机直接开入箱涵孔内铲挖开挖面土体,控制开挖面坡度为1:0.65,钢刃脚进土50mm;根据土质确定挖土进尺为0.5m,并且在列车运营过程中连续顶进。 箱涵顶进接近正常运营的第一条线路时,遇一场大雨。第二天正在进行顶进施工时,开挖面坍塌,造成了安全事故。 问题:指出加固方案和顶进施工中存在的引起列车颠覆的隐患。

答案: 正确答案:引起列车颠覆的隐患有:(1)线路加同方案不满足安全要求;(2)加同方案中没限制列车速度;(3)列车通过时,箱涵...
问答题

背景: 某大型顶进箱涵工程为三孔箱涵,箱涵总跨度22m,高5m,总长度33.66m,共分三节,需穿越5条既有铁路站场线;采用钢板桩后背,箱涵前设钢刃脚,箱涵顶板上表面位于地面下0.6m,箱涵穿越处有一条自来水管需保护。地下水位于地面下3m。箱涵预制工作坑土质为粉质黏土,采用放坡开挖和真空井点降水。 项目部编制了轨道加固方案,采用轨束梁加固线路,以保障列车按正常速度行驶;制定了顶进时对桥(涵)体各部位的测量监控方案,经项目部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按原进度计划,箱涵顶进在雨期前施工完成。开工后,由于工作坑施工缓慢,进度严重拖后。预制箱涵达到设计强度并已完成现场线路加固后,顶进施工已进入雨期。项目部加强了降(排)水工作后开始顶进施工。为抢进度保工期,采用轮式装载机直接开入箱涵孔内铲挖开挖面土体,控制开挖面坡度为1:0.65,钢刃脚进土50mm;根据土质确定挖土进尺为0.5m,并且在列车运营过程中连续顶进。 箱涵顶进接近正常运营的第一条线路时,遇一场大雨。第二天正在进行顶进施工时,开挖面坍塌,造成了安全事故。 问题:依据背景资料分析开挖面坍塌的可能原因有哪些

答案: 正确答案:开挖坍塌的原因可能有: (1)开挖面坡度大于1:0.75,放坡过陡; (2)采用铲:车逆坡挖土; (3)钢刃脚...
微信扫码免费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