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题库
网课
在线模考
桌面端
登录
搜标题
搜题干
搜选项
0
/ 200字
搜索
问答题
背景材料: 某山岭区一级公路在进行道路土方路堤填筑时,由于横断面现状地形与设计图偏差较大,且填料较松散,为保证路堤边坡稳定,施工方提出在此处增设一段重力式挡土墙。设计方现场勘察后认为适于此地的挡墙应为加筋土挡墙,其主要原因是地基承载力不够。 问题:设置加筋土挡墙的理由是否合理?简述其施工工序。
答案:
正确答案:设置加筋土挡墙的理由合理。 加筋土挡墙一般包括下列工序:基槽(坑)开挖、地基处理、排水设施、基础浇(砌)筑、构...
点击查看完整答案
在线练习
手机看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问答题
背景材料: 某施工单位承建某公路路基工程,其中K18+640~K18+697.52为左侧路堤挡土墙,挡土墙横断面示意见图1,工程数量见下表。
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针对该挡土墙施工,施工单位提出了如下的施工工序(图2)。
事件2: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在开挖基坑开挖前,在其周围设置截水沟,开挖采用1m
3
反铲挖土机挖土,自卸汽车外运土到指定地点,基底预留土厚度200mm,由人工配合清土。土方开挖按1:0.5放坡,开挖时要设专人负责管理。测量人员随挖随测,保证基底的设计标高及设计几何尺寸。开挖到设计标高后,检查发现地基承载力为280kPa,设计要求为300kPa。 问题:写出图1中A、B、C的名称。根据结构形式划分,该挡土墙是哪种形式的挡土墙?
答案:
正确答案:A是墙趾,B是墙底,C是墙踵。该挡土墙是重力式挡土墙。
点击查看完整答案
手机看题
问答题
背景材料: 某施工单位承建某公路路基工程,其中K18+640~K18+697.52为左侧路堤挡土墙,挡土墙横断面示意见图1,工程数量见下表。
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针对该挡土墙施工,施工单位提出了如下的施工工序(图2)。
事件2: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在开挖基坑开挖前,在其周围设置截水沟,开挖采用1m
3
反铲挖土机挖土,自卸汽车外运土到指定地点,基底预留土厚度200mm,由人工配合清土。土方开挖按1:0.5放坡,开挖时要设专人负责管理。测量人员随挖随测,保证基底的设计标高及设计几何尺寸。开挖到设计标高后,检查发现地基承载力为280kPa,设计要求为300kPa。 问题:表中沥青麻絮用于挡土墙的什么地方?
答案:
正确答案:沥青麻絮用于嵌塞挡土墙的伸缩缝。
点击查看完整答案
手机看题
问答题
背景材料: 某高速公路K合同段,主要为路基土石方工程,本地区岩层构成为泥岩、砂岩护层,土石比例为3.4:6.6,石方抗压强度20MPa左右,地表上覆盖层较薄。施工过程部分事件摘要如下: 事件1:由于工期紧,施工单位在冬季安排了下列施工项目。 (1)含水量高的流动土质、流沙地段的路堑开挖。 (2)岩石地段的路堑或半填半挖地段,进行开挖作业。 (3)铲除原地面的草皮、挖掘填方地段的台阶。 事件2:在填筑路堤时,施工单位采用土石混合分层铺筑,局部路段因地形复杂而采用竖向填筑法施工,并用平地机整平每一层,最大层厚40cm,填至接近路床底面标高时,改用土方填筑。 问题:指出事件1中不宜冬期施工的项目。
答案:
正确答案:事件1中不宜冬期施工的项目是铲除原地面的草皮、挖掘填方地段的台阶。
点击查看完整答案
手机看题
问答题
背景材料: 某施工单位承建某公路路基工程,其中K18+640~K18+697.52为左侧路堤挡土墙,挡土墙横断面示意见图1,工程数量见下表。
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针对该挡土墙施工,施工单位提出了如下的施工工序(图2)。
事件2: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在开挖基坑开挖前,在其周围设置截水沟,开挖采用1m
3
反铲挖土机挖土,自卸汽车外运土到指定地点,基底预留土厚度200mm,由人工配合清土。土方开挖按1:0.5放坡,开挖时要设专人负责管理。测量人员随挖随测,保证基底的设计标高及设计几何尺寸。开挖到设计标高后,检查发现地基承载力为280kPa,设计要求为300kPa。 问题:写出图2中工序A与工序B的名称。
答案:
正确答案:工序A是基础砌筑,工序B是勾缝抹面。
点击查看完整答案
手机看题
问答题
背景材料: 某高速公路K合同段,主要为路基土石方工程,本地区岩层构成为泥岩、砂岩护层,土石比例为3.4:6.6,石方抗压强度20MPa左右,地表上覆盖层较薄。施工过程部分事件摘要如下: 事件1:由于工期紧,施工单位在冬季安排了下列施工项目。 (1)含水量高的流动土质、流沙地段的路堑开挖。 (2)岩石地段的路堑或半填半挖地段,进行开挖作业。 (3)铲除原地面的草皮、挖掘填方地段的台阶。 事件2:在填筑路堤时,施工单位采用土石混合分层铺筑,局部路段因地形复杂而采用竖向填筑法施工,并用平地机整平每一层,最大层厚40cm,填至接近路床底面标高时,改用土方填筑。 问题:指出事件2中施工方法错误做法,并提出正确的施工方法。
答案:
正确答案:错误做法是采用平地机整平。因含石量为66%,整平应采用大型推土机辅以人工进行。
点击查看完整答案
手机看题
问答题
背景材料: 某施工单位承建某公路路基工程,其中K18+640~K18+697.52为左侧路堤挡土墙,挡土墙横断面示意见图1,工程数量见下表。
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针对该挡土墙施工,施工单位提出了如下的施工工序(图2)。
事件2: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在开挖基坑开挖前,在其周围设置截水沟,开挖采用1m
3
反铲挖土机挖土,自卸汽车外运土到指定地点,基底预留土厚度200mm,由人工配合清土。土方开挖按1:0.5放坡,开挖时要设专人负责管理。测量人员随挖随测,保证基底的设计标高及设计几何尺寸。开挖到设计标高后,检查发现地基承载力为280kPa,设计要求为300kPa。 问题:针对事件2中地基承载力不足的情况,提出两种解决方案。
答案:
正确答案:1)采用碎石土换填或打桩作为挡墙基础; 2)采用扩大基础。
点击查看完整答案
手机看题
问答题
背景材料: 某高速公路K合同段,主要为路基土石方工程,本地区岩层构成为泥岩、砂岩护层,土石比例为3.4:6.6,石方抗压强度20MPa左右,地表上覆盖层较薄。施工过程部分事件摘要如下: 事件1:由于工期紧,施工单位在冬季安排了下列施工项目。 (1)含水量高的流动土质、流沙地段的路堑开挖。 (2)岩石地段的路堑或半填半挖地段,进行开挖作业。 (3)铲除原地面的草皮、挖掘填方地段的台阶。 事件2:在填筑路堤时,施工单位采用土石混合分层铺筑,局部路段因地形复杂而采用竖向填筑法施工,并用平地机整平每一层,最大层厚40cm,填至接近路床底面标高时,改用土方填筑。 问题:针对该路段选择的填料,在填筑时,对石块的最大粒径应有何要求?
答案:
正确答案:土石混合料中石料强度大于20MPa时,石块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压实层厚的2/3,超过的石料应清除或打碎。
点击查看完整答案
手机看题
问答题
背景材料: 某一级公路工程C合同段地处山岭区,填方路基填料主要为挖方调运作为填方,填方高度一般为0.5~12m,部分路堤边坡高度达到23.50m,施工单位施工组织设计中路基填筑的施工方案如下: (1)土质分析:填料土质主要为砂性土,各项指标符合要求,作为筑路材料较好。 (2)路基填筑:先进行基底处理,然后水平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填料的松铺厚度根据压路机型号确定。同一水平层路基的全宽应采用同一种填料,不得混合填筑。每种填料的填筑层压实后的连续厚度不宜小于500mm。填筑路床顶最后一层时,压实后的厚度应不小于100mm。 (3)压实施工:由于土质为砂性土,采用光轮压路机进行压实,碾压前对填土层的松铺厚度、平整度和含水量进行了检查,在最佳含水量±2%范围内压实。碾压机械的行驶速度最大不超过4km/h;碾压时直线段由两边向中间,横向接头的轮迹有0.4~0.5m重叠部分。压实度大于等于94%。 问题:该合同段是否有高路堤?为什么?
答案:
正确答案:该合同段有高路堤。因为规范规定,当边坡高度超过20m的路堤时即属于高路堤,本合同段部分路堤边坡高度已达到23....
点击查看完整答案
手机看题
问答题
背景材料: 某山岭区一级公路在进行道路土方路堤填筑时,由于横断面现状地形与设计图偏差较大,且填料较松散,为保证路堤边坡稳定,施工方提出在此处增设一段重力式挡土墙。设计方现场勘察后认为适于此地的挡墙应为加筋土挡墙,其主要原因是地基承载力不够。 问题:简要叙述重力式挡墙的类型及特点。
答案:
正确答案:重力式挡土墙墙背形式可分为俯斜、仰斜、垂直、凸形折线(凸折式)和衡重式5种。 1)仰斜墙背所受的土压力较小,用...
点击查看完整答案
手机看题
问答题
背景材料: 某一级公路工程C合同段地处山岭区,填方路基填料主要为挖方调运作为填方,填方高度一般为0.5~12m,部分路堤边坡高度达到23.50m,施工单位施工组织设计中路基填筑的施工方案如下: (1)土质分析:填料土质主要为砂性土,各项指标符合要求,作为筑路材料较好。 (2)路基填筑:先进行基底处理,然后水平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填料的松铺厚度根据压路机型号确定。同一水平层路基的全宽应采用同一种填料,不得混合填筑。每种填料的填筑层压实后的连续厚度不宜小于500mm。填筑路床顶最后一层时,压实后的厚度应不小于100mm。 (3)压实施工:由于土质为砂性土,采用光轮压路机进行压实,碾压前对填土层的松铺厚度、平整度和含水量进行了检查,在最佳含水量±2%范围内压实。碾压机械的行驶速度最大不超过4km/h;碾压时直线段由两边向中间,横向接头的轮迹有0.4~0.5m重叠部分。压实度大于等于94%。 问题:指出施工方案的错误,并说明理由。
答案:
正确答案:“填料的松铺厚度根据压路机型号确定”错误。根据《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每种填料的松铺厚度应通过试验确定。 “...
点击查看完整答案
手机看题
问答题
背景材料: 某高速公路L合同段(K55+600~K56+600),主要为路基土石方工程,本地区岩层构成为泥岩、砂岩互层,抗压强度20MPa左右,地表土覆盖层较薄。在招标文件中,67%挖方为石方,填方路段填料由挖方路段调运,施工过程部分事件摘要如下: 事件1:施工单位在路段开工后发现,部分路段地基下面发现溶洞。施工单位与监理单位联合向建设单位以书面形式提出工程设计变更的建议。建设单位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及有关专家对溶洞处理进行了经济、技术论证,建议处理方案是对小型的溶洞直接用浆砌片石等回填密实,对大型溶洞采用桥梁跨越,由设计单位及时完成勘察设计,形成设计变更文件,变更后的造价超过施工图设计批准预算60万元,经建设单位审查确认后,开始实施变更方案。 事件2:在填筑路堤时,施工单位采用土石混合分层铺筑,并用平地机整平每一层,最大层厚40cm,填至接近路床底面标高时,改用土方填筑。局部路段因地形复杂而采用竖向填筑法施工。 事件3:该路堤施工中,严格质量检验,实测了压实度、弯沉值、纵断高程、中线偏位、宽度、横坡、边坡。 问题:背景材料中的“设计变更”,是否符合变更设计制度的要求?说明理由。
答案:
正确答案:不符合。本变更因超过施工图设计批准预算,属于较大设计变更。对较大设计变更,正确的做法是:建议建设单位经审查论证...
点击查看完整答案
手机看题
问答题
背景材料: 某山岭区一级公路在进行道路土方路堤填筑时,由于横断面现状地形与设计图偏差较大,且填料较松散,为保证路堤边坡稳定,施工方提出在此处增设一段重力式挡土墙。设计方现场勘察后认为适于此地的挡墙应为加筋土挡墙,其主要原因是地基承载力不够。 问题:设置加筋土挡墙的理由是否合理?简述其施工工序。
答案:
正确答案:设置加筋土挡墙的理由合理。 加筋土挡墙一般包括下列工序:基槽(坑)开挖、地基处理、排水设施、基础浇(砌)筑、构...
点击查看完整答案
手机看题
问答题
背景材料: 某一级公路工程C合同段地处山岭区,填方路基填料主要为挖方调运作为填方,填方高度一般为0.5~12m,部分路堤边坡高度达到23.50m,施工单位施工组织设计中路基填筑的施工方案如下: (1)土质分析:填料土质主要为砂性土,各项指标符合要求,作为筑路材料较好。 (2)路基填筑:先进行基底处理,然后水平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填料的松铺厚度根据压路机型号确定。同一水平层路基的全宽应采用同一种填料,不得混合填筑。每种填料的填筑层压实后的连续厚度不宜小于500mm。填筑路床顶最后一层时,压实后的厚度应不小于100mm。 (3)压实施工:由于土质为砂性土,采用光轮压路机进行压实,碾压前对填土层的松铺厚度、平整度和含水量进行了检查,在最佳含水量±2%范围内压实。碾压机械的行驶速度最大不超过4km/h;碾压时直线段由两边向中间,横向接头的轮迹有0.4~0.5m重叠部分。压实度大于等于94%。 问题:为了检测该合同段的压实度,路基土的现场密度测定方法有哪些?
答案:
正确答案:灌砂法、环刀法、核子密度湿度仪法。
点击查看完整答案
手机看题
问答题
背景材料: 某高速公路L合同段(K55+600~K56+600),主要为路基土石方工程,本地区岩层构成为泥岩、砂岩互层,抗压强度20MPa左右,地表土覆盖层较薄。在招标文件中,67%挖方为石方,填方路段填料由挖方路段调运,施工过程部分事件摘要如下: 事件1:施工单位在路段开工后发现,部分路段地基下面发现溶洞。施工单位与监理单位联合向建设单位以书面形式提出工程设计变更的建议。建设单位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及有关专家对溶洞处理进行了经济、技术论证,建议处理方案是对小型的溶洞直接用浆砌片石等回填密实,对大型溶洞采用桥梁跨越,由设计单位及时完成勘察设计,形成设计变更文件,变更后的造价超过施工图设计批准预算60万元,经建设单位审查确认后,开始实施变更方案。 事件2:在填筑路堤时,施工单位采用土石混合分层铺筑,并用平地机整平每一层,最大层厚40cm,填至接近路床底面标高时,改用土方填筑。局部路段因地形复杂而采用竖向填筑法施工。 事件3:该路堤施工中,严格质量检验,实测了压实度、弯沉值、纵断高程、中线偏位、宽度、横坡、边坡。 问题:指出事件2中施工方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正确的施工方法。
答案:
正确答案:不应采用平地机整平。因含石量为67%,整平应采用大型推土机辅以人工 进行。不应采用竖向填筑法。土石路堤只能采用...
点击查看完整答案
手机看题
问答题
背景材料: 某高速公路M合同段,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路线长19.2km。该路地处平原地区,路基横断面以填方3~6m高的路堤为主,借方量大,借方的含石量40%~60%。地表层以粘土为主,其中K7+200~K9+800段,地表层土厚7~8m,土的天然含水量为40%~52%,地表无常年积水,孔隙比为1.2~1.32,属典型的软土地基。结合实际情况,经过设计、监理、施工三方论证,决定采用砂井进行软基处理,其施工工艺包括加料压密、桩管沉入、机具定位、拔管、整平原地面等。完工后,经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在施工过程中,针对土石填筑工程,项目部根据作业内容选择了推土机、铲运机、羊足碾、布料机、压路机、洒水车、平地机和自卸汽车以及滑模摊铺机等机械设备。在铺筑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时,因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操作失误致使一工人受伤,并造成设备故障。事故发生后,项目部将受伤工人送医院治疗,并组织人员对设备进行了抢修,使当天铺筑工作顺利完成。 问题:本项目若采用抛石挤淤的方法处理软基,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答案:
正确答案:不合理。原因有: 1)软基深度较深、面积大(工程经济性较差)。 2)地表无常年积水、土质呈软塑~可塑状态(施工...
点击查看完整答案
手机看题
问答题
背景材料: 某高速公路L合同段(K55+600~K56+600),主要为路基土石方工程,本地区岩层构成为泥岩、砂岩互层,抗压强度20MPa左右,地表土覆盖层较薄。在招标文件中,67%挖方为石方,填方路段填料由挖方路段调运,施工过程部分事件摘要如下: 事件1:施工单位在路段开工后发现,部分路段地基下面发现溶洞。施工单位与监理单位联合向建设单位以书面形式提出工程设计变更的建议。建设单位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及有关专家对溶洞处理进行了经济、技术论证,建议处理方案是对小型的溶洞直接用浆砌片石等回填密实,对大型溶洞采用桥梁跨越,由设计单位及时完成勘察设计,形成设计变更文件,变更后的造价超过施工图设计批准预算60万元,经建设单位审查确认后,开始实施变更方案。 事件2:在填筑路堤时,施工单位采用土石混合分层铺筑,并用平地机整平每一层,最大层厚40cm,填至接近路床底面标高时,改用土方填筑。局部路段因地形复杂而采用竖向填筑法施工。 事件3:该路堤施工中,严格质量检验,实测了压实度、弯沉值、纵断高程、中线偏位、宽度、横坡、边坡。 问题:指出事件3中路堤质量检验实测项目哪个不正确?还需补充哪个实测项目?
答案:
正确答案:不应该实测弯沉值,还应实测平整度。
点击查看完整答案
手机看题
问答题
背景材料: 某高速公路M合同段,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路线长19.2km。该路地处平原地区,路基横断面以填方3~6m高的路堤为主,借方量大,借方的含石量40%~60%。地表层以粘土为主,其中K7+200~K9+800段,地表层土厚7~8m,土的天然含水量为40%~52%,地表无常年积水,孔隙比为1.2~1.32,属典型的软土地基。结合实际情况,经过设计、监理、施工三方论证,决定采用砂井进行软基处理,其施工工艺包括加料压密、桩管沉入、机具定位、拔管、整平原地面等。完工后,经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在施工过程中,针对土石填筑工程,项目部根据作业内容选择了推土机、铲运机、羊足碾、布料机、压路机、洒水车、平地机和自卸汽车以及滑模摊铺机等机械设备。在铺筑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时,因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操作失误致使一工人受伤,并造成设备故障。事故发生后,项目部将受伤工人送医院治疗,并组织人员对设备进行了抢修,使当天铺筑工作顺利完成。 问题:根据背景材料所述,按施工的先后顺序列出砂井的施工工艺。
答案:
正确答案:整平原地面→机具定位→桩管沉入→加料压实→拔管。
点击查看完整答案
手机看题
问答题
背景材料: 某高速公路M合同段,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路线长19.2km。该路地处平原地区,路基横断面以填方3~6m高的路堤为主,借方量大,借方的含石量40%~60%。地表层以粘土为主,其中K7+200~K9+800段,地表层土厚7~8m,土的天然含水量为40%~52%,地表无常年积水,孔隙比为1.2~1.32,属典型的软土地基。结合实际情况,经过设计、监理、施工三方论证,决定采用砂井进行软基处理,其施工工艺包括加料压密、桩管沉入、机具定位、拔管、整平原地面等。完工后,经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在施工过程中,针对土石填筑工程,项目部根据作业内容选择了推土机、铲运机、羊足碾、布料机、压路机、洒水车、平地机和自卸汽车以及滑模摊铺机等机械设备。在铺筑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时,因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操作失误致使一工人受伤,并造成设备故障。事故发生后,项目部将受伤工人送医院治疗,并组织人员对设备进行了抢修,使当天铺筑工作顺利完成。 问题:选择施工机械时,除了考虑作业内容外,还应考虑哪些因素?针对土石填筑施工,项目部所选择的机械是否妥当?说明理由。
答案:
正确答案:还应考虑:土质的工程特性;机械运行情况;运距和气象条件;相关工程和设备的协调性。不妥当,不应选择布料机和滑模摊...
点击查看完整答案
手机看题
微信扫码免费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