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李振声是北京市的特级数学教师。虽然他只教初三复读班,不过他常在阶梯教室给我们初一的学生做数学课外辅导。我那时虽然并不怎么喜欢数学,还是到阶梯教室听了一次他的课,是慕名而去的。那一天,阶梯教室坐满了学生和老师,连走道都挤得水泄不通。上课铃声响的时候,他正好出现在教室门口。他讲课的声音十分动听,像音乐在流淌;板书极其整洁,井然有序,整个黑板像一幅布局得当的书法作品。他从不擦一个字或符号,写上去了,就像钉上的钉、落下的棋,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随手在黑板上画的圆,一笔下来,不用圆规,居然那么圆,让我们这些学生叹为观止,差点儿没叫出声来。
45分钟一节课,当他讲完最后一句话的时候,下课的铃声正好清脆地响起,真是料“时”如神。下课以后,同学们围在黑板前啧啧赞叹。李老师的板书安排得错落有致,从未擦过一笔、从未涂过一下的黑板,满满当当,又干干净净,简直像是精心编织的一幅图画,同学们都舍不得擦掉。有心的同学特意从家里带来照相机,拍下照片留作纪念。
是的,那简直是精美的艺术品。李老师并不是有意这样做,而是已经形成了习惯。长大以后,我回母校见过李老师的备课笔记本,他写得是那样一丝不苟,像他的板书一样,不涂改一笔一划,哪怕是一个圆、一个三角形,都用圆规和三角板画得规规矩矩,而且每一页都布置得整齐有序,整个笔记本像一本印刷精良的书。李老师把数学课当成艺术对待,他把数学课化为了艺术。只是刚上学的时候,我不知道李老师其实还是一位艺术家。
一直到李老师去世之后,学校办了一期纪念李老师的板报,板报上有一封悼念信,信中提起那首著名的抗战歌曲《奋斗》,方才知道是李老师作的曲,原来他学艺如此广泛而精深。想起李老师的数学课,便不再觉得奇怪。他既是一位数学家,又是一位音乐家,他将音乐形象的音符和旋律与数学的符号和公式,那样神奇地结合起来。他拥有一片大海,给予我们的才如此滋润淋漓。
关于李老师,以下哪一项是正确的
A.喜欢下棋
B.把数学课当成艺术一样对待
C.会办板报
D.是《奋斗》的词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