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中标承建一矿井的风井井筒及井下相关巷道工程.井筒净直径5.5m,全深450m。根据该井筒地质检查钻孔所提供的地质资料表明:井筒穿越的岩层多数为厚层泥岩,其中夹杂少量薄层砂质泥岩;井筒在深205~230m穿过两条落差小于5m的断层,断层的水文地质条件比较复杂,预计涌水量4m3/h。
该风井井筒工业广场地面较平坦.资料表明该地区历史最高洪水位为+501.5m,最近10年最高洪水位为+500.5m。
施工单位根据上述资料,编制了井筒的施工组织设计,其中井筒的防治水方案如下:
(1)考虑到预计涌水量较小,井筒施工采用了风动潜水泵加吊桶排水。
(2)为防止地面洪水,井筒临时锁口标高按高于近10年的最高洪水位考虑,确定为+500.6m。
施工期间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井筒施工到井深160m时突遇断层出水.涌水量达40m3/h.发生了淹井事故。
事件2:巷道施工期间钻孔探水时,由于钻孔设施问题和操作使用不当.发生了突水事故,影响了工期。
事件3:在工程即将完工时,恰逢雨季连续暴雨,加之附近山洪暴发,导致工业广场积水,水位高度达到+500.8m,致使积水迅速超过井口灌入矿井,发生了淹井事故,所幸井下人员及时撤离,未造成伤亡。
问题:
矿井工业广场积水灌人矿井,所发生的淹井事故是否可定为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事故说明理由。
(一)【背景资料】
某建设单位投资建设冶金矿山工程项目,委托招标机构对项目进行公开招标。该招标机构于6月5日发布招标公告,公告通知6月10日至12日在建设大厦发售项目投标资格预审文件,并要求拟投标人在6月15日24点前交回资格预审申请文件。
6月20日,招标机构向通过预审资格的A、C、D、E、F、G六家施工企业发售了招标文件,要求投标人提交60万元投标保证金,并在购买招标文件时一并缴付。据招标方估算,投标保证金金额为工程估价的3%左右。
招标机构从当地专家库中抽取了3名技术、经济专家,外加2名建设单位代表以及招标机构负责人共6人组成评标委员会,对投标文件进行审查评定。
7月14日,A、C、D、E、F、G六家施工企业均向招标机构报送了密封的投标文件。
7月15日上午9:30,G企业向招标机构提交退出投标的书面通知,C企业递交了一份密封的投标补充材料。7月15日上午10:00,项目在建设大厦会议厅开标,最终C企业中标。
7月25日,中标的C企业与建设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为转移风险,经建设单位同意,C企业将井筒预注浆工程进行了专业分包。
2个月后,招标机构退还了G企业的投标保证金。
问题:
组建的评标委员会存在什么问题招标投标法对其组建有哪些要求
(四)【背景资料】
某矿建施工单位承建煤矿主井井筒及井底车场巷道工程,该井筒净直径7.0m,井深650m,其中表土段深度35m,主要为风化基岩层;基岩段为中等稳定的砂岩和页岩,预计最大涌水量为25m3/h。
该井筒表土段采用短掘短砌普通法施工,超前小井降水;基岩段采用钻眼爆破普通法施工,短段掘砌混合作业;基岩含水层采用地面预注浆堵水。施工单位在井筒施工设备选型时,主提升采用双滚筒提升机,临时井架选用V型立井凿井井架,以便于井筒到底后进行改绞。地面提绞设备沿井架四面布置,提升和悬吊钢丝绳均采用天轮平台上出绳方式,凿井井架天轮平台平面布置如图1所示,其中凿井管路和风筒采用井壁固定。
问题:
井筒施工转入井下巷道掘进为何要进行改绞该井筒应采用哪种改绞方案
(四)【背景资料】
某矿建施工单位承建煤矿主井井筒及井底车场巷道工程,该井筒净直径7.0m,井深650m,其中表土段深度35m,主要为风化基岩层;基岩段为中等稳定的砂岩和页岩,预计最大涌水量为25m3/h。
该井筒表土段采用短掘短砌普通法施工,超前小井降水;基岩段采用钻眼爆破普通法施工,短段掘砌混合作业;基岩含水层采用地面预注浆堵水。施工单位在井筒施工设备选型时,主提升采用双滚筒提升机,临时井架选用V型立井凿井井架,以便于井筒到底后进行改绞。地面提绞设备沿井架四面布置,提升和悬吊钢丝绳均采用天轮平台上出绳方式,凿井井架天轮平台平面布置如图1所示,其中凿井管路和风筒采用井壁固定。
问题:
该井筒施工天轮平台布置井架中梁中心线和井筒中心线为什么不重合
(四)【背景资料】
某矿建施工单位承建煤矿主井井筒及井底车场巷道工程,该井筒净直径7.0m,井深650m,其中表土段深度35m,主要为风化基岩层;基岩段为中等稳定的砂岩和页岩,预计最大涌水量为25m3/h。
该井筒表土段采用短掘短砌普通法施工,超前小井降水;基岩段采用钻眼爆破普通法施工,短段掘砌混合作业;基岩含水层采用地面预注浆堵水。施工单位在井筒施工设备选型时,主提升采用双滚筒提升机,临时井架选用V型立井凿井井架,以便于井筒到底后进行改绞。地面提绞设备沿井架四面布置,提升和悬吊钢丝绳均采用天轮平台上出绳方式,凿井井架天轮平台平面布置如图1所示,其中凿井管路和风筒采用井壁固定。
问题:
指出该井筒施工天轮平台布置上的不合理之处,并具体说明原因。
(四)【背景资料】
某矿建施工单位承建煤矿主井井筒及井底车场巷道工程,该井筒净直径7.0m,井深650m,其中表土段深度35m,主要为风化基岩层;基岩段为中等稳定的砂岩和页岩,预计最大涌水量为25m3/h。
该井筒表土段采用短掘短砌普通法施工,超前小井降水;基岩段采用钻眼爆破普通法施工,短段掘砌混合作业;基岩含水层采用地面预注浆堵水。施工单位在井筒施工设备选型时,主提升采用双滚筒提升机,临时井架选用V型立井凿井井架,以便于井筒到底后进行改绞。地面提绞设备沿井架四面布置,提升和悬吊钢丝绳均采用天轮平台上出绳方式,凿井井架天轮平台平面布置如图1所示,其中凿井管路和风筒采用井壁固定。
问题:
该主井井简短路贯通后转入井下巷道施工前,需要进行哪些具体的改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