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秦始皇B.汉武帝C.北魏孝文帝D.唐太宗
A.禅让制B.分封制C.礼乐制D.郡县制
A.回到小国寡民的状态B.提倡“民贵君轻”的思想C.恢复和稳定社会秩序D.打破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
A.接受晁错建议,实行“削藩”B.实行“推恩令”,缩小封地C.设刺史,监察全国地方政治D.精简官吏,提高办事效率
A.推行三公九卿制B.设立内阁C.确立三省六部制D.增设三司
A.明代商品经济发达B.明朝实行抑商政策C.明代广泛使用纸钞D.明朝加强市场管理
A.黄遵宪B.夏曾佑C.梁启超D.谭嗣同
A.19世纪40年代B.19世纪60年代C.19世纪70年代D.19世纪90年代
A.曾国藩B.张之洞C.李鸿章D.左宗棠
下图数据在1905年以后发生较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洋务派的呼吁B.清政府实行新政C.西方学说的影响D.西方科技的引进
A.禁烟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
下表为北京政府农商部统计数据,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①国内掀起商办铁路公司的热潮②官办和官督商办企业大增③中国民族实业家投资热情高涨④列强忙于欧战而无暇东顾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A.徐州会战B.淞沪会战C.武汉会战D.长沙会战
下图是“1929~1932年间的农村革命根据地示意图”,其中甲处的创建人之一是()。
A.邓小平B.彭德怀C.方志敏D.滕代远
A.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颁布B.扩大基层民主选举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D.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下图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一张诗歌传单,其中的“鬼”“豺狼”指的是()。
A.“美帝”B.“苏修”C.“走资派”D.“四人帮”
A.浦东的开发和开放B.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C.创办苏州工业园区D.设置海南岛经济特区
A.欧洲启蒙运动倡导理性B.罗马教皇出售“赎罪券”C.文艺复兴运动提倡人文主义D.古代雅典社会出现道德危机
A.维护私有财产B.限制贵族权力C.维护平民利益D.扩大统治基础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A.《巴黎圣母院》B.《人间喜剧》C.《等待戈多》D.《百年孤独》
A.《史学要论》B.《研究历史的任务》C.《庶民的胜利》D.《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某教师在讲到第26届联大通过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时,运用下图反映当时的场景。对这一做法评价正确的是()。
A.图片具有典型性和生动性B.图片能反映会场整体情况C.图片与教师讲述内容不匹配D.学生难以从图片中提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