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非全日制用工不受工作时间制度的约束B.非全日制用工不受最低工资制度的约束C.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可以有多重劳动关系D.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不存在劳动关系
A.须向新入职的员工重新征集意见B.须向新员工公示C.无须向新入职的员工重新征集意见D.无须向新员工公示
A.用人单位不能单方变更B.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C.劳动合同约定条件满足可以变更D.劳动合同主体变更属于劳动合同变更
A.被派遣劳动者违反的是用工单位的规章制度B.被派遣劳动者违反的是派遣单位的规章制度C.被退回的劳动者应当了解用工单位的规章制度D.派遣单位对被退回的劳动者无权解除劳动合同
A.当事人可以协商解决B.当事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C.当事人可以向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D.当事人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A.温某要求订立无固定期限合同与单位发生争议B.郑某因集资建房与单位发生争议C.秦某要求单位补缴社会保险D.季某对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评定的伤残等级不服,要求重新鉴定
A.试用期间属于劳动合同履行期间B.试用期满双方协商一致可以延长试用期C.试用期内劳动者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D.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约定试用期,不受劳动合同类型限制
A.医疗期与病假的内涵一致B.在职人员都可以享受医疗期待遇C.医疗期长短与劳动者从业时间相关D.在同一用人单位,劳动者可以重复享受医疗期待遇
A.生育保险不再是独立的社会保险种类B.生育保险并入医疗保险,但仍属于独立的社会保险类型C.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不再存续D.劳动者主动离职的,不能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A.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180天的产假B.不得安排女职工从事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C.禁止安排女职工在经期从事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D.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A.14~18世纪的“劳工法规”是现代意义的劳动法的起源B.19世纪的“工厂法”是现代意义的劳动法产生的标志C.德国是最早颁布“工厂法”的国家D.《十时间法》是英国最早颁布的“工厂法”
A.1年B.2年C.3年D.4年
A.职工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B.职工在不同单位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C.员工提交离职证明和入职通知显示,其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D.职工当年累计请病假4个月
A.受国家法律约束,当事人不能自由决定是否订立集体合同B.对集体合同订立发生的争议,当事人可以申请劳动仲裁C.集体合同经双方当事人签字生效D.集体合同的内容应当涉及劳动关系的各个方面
A.违反劳动保障法律的行为发生在2年内B.经过协调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不能达成和解C.属于劳动保障监察职权范围并由受理投诉的劳动保障监察部门管辖D.有明确的被投诉用人单位,且投诉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是被投诉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的行为所造成的
A.工作时间具有法定性B.工作时间是履行劳动义务和计发劳动报酬的依据C.工作时间是实际工作时间与有关活动时间的总和D.有关工作时间的立法是劳动立法史上最早由法律规定的内容
A.提出批评B.检举C.控告D.拒绝执行
A.2018年4月5日B.2018年10月5日C.2019年9月4日D.2020年3月4日
A.从事焊接切割作业的员工,持有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才能上岗B.用人单位都应当取得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才能营业C.用人单位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义务限于特殊工作岗位人员D.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项目,用人单位应当向人力社保部门申报